下载此文档

关于深化所有制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doc


文档分类:研究报告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关于深化所有制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
赵振华
(来源:中国改革论坛 2011年12月01日)
长期以来,所有制问题一直是理论界和政府关注的重大问题,所有制改革甚至被称为“雷区”。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经形成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格局,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所有制改革的任务已经完成。恰恰相反,我们需要继续推进所有制改革,既要搞清楚所有制改革的基本理论问题,也要在操作层面进行务实的改革。本文试图就当前人们关心的所有制改革问题进行粗浅探讨,以就教于同仁。
一、判断所有制优劣的标准
所有制属于生产关系范畴,要判断所有制优劣,首先需要搞清楚判断生产关系优劣的标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是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是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中,生产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是由于:第一,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必然要求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在落后生产力条件下,不可能产生先进的生产关系;同样的道理,在先进生产力的条件下,也必然要求改革落后的生产关系。正如马克思所说,以手推磨为代表的生产力产生了以封建主为首的封建社会,以蒸汽机为代表的生产力产生了以工业资本家为首的资本主义社会。第二,生产力是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它总是要向前进步的,因为,人们的劳动经验积累是递增的,科学技术也在不断地进步。生产力发展之后,特别是有了质的飞跃之后,相应地在生产方式内部也就出现了先进生产力与落后生产关系的矛盾。生产力的发展为生产关系的变革提出了内在要求。当然,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不可能是完全一致的,生产力的些许变化并不一定引起生产关系的立即变革,二者之间也往往会出现不一致的情况。只要生产关系能够容纳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就可以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基本协调的。
同时,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中,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也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时,就能够促进生产力的进步;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时,就会阻碍生产力的进步,甚至起到一些破坏作用,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生产关系的这种阻碍作用从历史长河来看,只能是短暂的,不可能永远地阻碍生产力的进步,因为生产力进步的历史趋势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也不会因为生产关系的落后而停止前进。但是在局部,在相对比较短的时期内,生产关系并不永远被动地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有时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既然落后的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状况,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那么,生产关系超越生产力状况,是否就会促进生产力发展呢?回答也是否定的,超越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同样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中我们可以看出:判断生产关系优劣的标准不是生产关系本身,而是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凡是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就是好的生产关系,凡是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无论是滞后的还是超前的都不是好的生产关系。长期以来,存在一种错误的观念,就是认为生产关系越超前越好,甚至想在一夜之间进入共产主义,于是在20世纪50年代我们搞了穷过渡,实行生产关系的频繁升级,其结果是生产关系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阶段,同样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以主观愿望代替经济规律,欲速则不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从实际国情出发,做出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判断,提出发展生产力是我们的中心任务,并对生产关

关于深化所有制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459972402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3-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