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祖文化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富有农家气息的传统民俗成了显示自己财力的标志,故乡的妈祖生这一天是我们最兴奋的时候,这一天是一年当中的大节。人们会宴请外地的亲戚朋友,有时候的豪华排场让你感觉那时在办婚宴,这种铺张浪费在一定程度上是劳民伤财的。我纪念这个节日是因为文化民俗让我们更加怀念中华的悠远文化,能增强我们的爱国感。当然我不希望看到那种铺张浪费的现象。
关键字:妈祖热闹庙红火文化
妈祖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悠久文化,人们纪念妈祖文化,当然各个地方纪念这个文化的方式不尽相同。就拿妈祖的诞辰日这一天来说,这一天是我们一年中的大日子,家家户户忙里忙外,忙着张罗祭祀的食物;忙着到庙里拜拜;忙着招呼亲朋好友来为妈祖庆生,分享丰盛的大餐。我在宁静的农村出生,对农村有着一种特别淳朴的感情,喜欢节日的热闹和红火。每年的农历三月二十三日,是一年一度的“妈祖生“,这是为纪念神话中为人民造福的妈祖的生日。今天来此的客人也特别多,家家户户既忙着庙会的事,又忙着招待客人,一般的家庭都要在前几天就准备好。家庭主妇一大早就搬着桌子到庙会集中,摆好自家摆供品的地方,一般都会把桌子靠近神像的位置,后面来人家就按一定的距离隔开来,自觉地排出一条路来。这一天的家庭主妇打扮得特别漂亮,大伙穿上新艳的衣裳,每个主妇都要在头上插上一朵红花,它代表日子的红红火火,。几十年前她们插的是鲜花,现在比较少人伺候花了,这时戴布花或塑料花代替也是一样的。村道上摆满各种各样的食物。
差不多每家每户都会准备一大排猪肉,鸡鸭,各种海鲜等等。主人们既要忙着购物待客又要把各类供品准备好,挑到庙场,在桌上摆开。
准备供品更是复杂的过程,红龟粿是必不可少的食物,虽然现在吃的人少了,但是那时一种吉祥的象征。事先是做糯米团,要先用红塘拌着磨碎的糯米粉掺水搅拌,搅均匀的糯米团便可以来包馅,通常是花生馅或是绿豆馅。包完馅还要把糯米团压扁,终于作好这些了,但是还没完,我们还要把一个写着“吉祥如意”或四环寿桃的模子压糯米团,使字印在上面。这样的糯米团叫“寿龟”,这同样是人民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愿望的寄托。完成这个过程一般要在前几天就做好。除此以外还要准备面条,面条必须是生的,把长长的面条捆成一团团架在筛子。还有甘蔗也是必不可少的供品,因为它的甘甜更代表了人们对甜美生活的憧憬,这甘蔗要按一定的比例剁成节,剁好节还要把甘蔗劈成两半,像架井字一样层层叠在平底盘上。现在百姓的生活水平提高了,餐桌上的美味佳肴更是多种多样。
而庙里的神明要在早上的八九点出庙让全村上一年的新婚和生男丁的人家朝拜,当然,神像是不能自己走动的,所以庙理事就请村里的小伙子扛神像,神像是坐在木椅上,神像由红泥作成,说来也有几十年的历史了,整个重量足让抬杠的四个成年人气喘吁吁。他们要抬着神塑经过有过喜事的人家,而且是按喜事的先后顺序来的。叫“鉴桌”,
妈祖文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