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西南交通大学政治学院
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工作会议()
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对全党开展教育实践活动进行部署。他强调指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必然要求。全党同志要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以实际行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取得群众满意的成效。
群众路线是什么?
主要内容:
一、群众路线的基本内涵
二、群众路线的产生与发展
三、新时期坚持和贯彻群众路线的必要性
四、新时期坚持和贯彻群众路线面临的新情况
五、新时期坚持和贯彻群众路线所存在的问题
六、新时期坚持和贯彻群众路线的路径
一、群众路线的基本内涵
一切为了群众
一切依靠群众
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
群众观点
基本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
二、群众路线的产生与发展
(一)共产党成立初期
1922年7月,党的二大通过的《组织章程决议案》中指出:“党的一切运动都必须深入到广大的群众里面去。”
1925年10月,中共扩大执委会决议案中又指出:“中国革命运动的将来命运,全看中国共产党会不会组织群众,引导群众。”
1928年6月—7月,党的六大也做出了“党的总路线是争取群众”的重要论断。
1928年11月,李立三根据党的六大精神在同浙江地区负责人谈话时指出,在总的争取群众路线之下,需要尽最大的努力到下层群众中去。
(一)共产党成立初期
1929年9月,由陈毅起草、经周恩来审定的《中央给红四军前委的指示信》中三处提到“群众路线”,即筹款工作要“经过群众路线”,没收地主豪绅财产要“经过群众路线”,红军给养及需用品问题也要“渐次做到由群众路线去找出路”。
1929年12月,毛泽东在著名的古田会议决议中指出:党的工作要“在党的讨论和决议之后,再经过群众路线去执行。”
1934年1月,毛泽东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的报告中,提出了群众路线的基本思想。后来,群众路线这个概念逐步在党内广泛使用。
(二)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
1943年6月,毛泽东在为中央起草的《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一文中,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高度,对党的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进行了精辟概括,他指出:“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1945年,在党的七大上,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中,还进一步阐述了党的群众路线的核心内容,他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同时,在此次大会上,刘少奇在《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专门论述了党的群众路线的极端重要性,并将它提到了党的根本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高度,他指出:“党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的政治路线,也是我们党的根本的组织路线。”
【案例1】
解放战争时期的三大战役之一:淮海战役
淮海战役国共军力的投入:国民党军队80万人,共产党军队60万人。
兵力相差悬殊,共产党何以取得胜利?
据统计,淮海战役共出动民工543万人,其中常备民工22万人,二线转运工130万人,后方临时民工391万人。
陈毅元帅:“淮海战役是用独轮车推出来的”。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PPT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