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件缺陷汇总
塑料件缺陷汇总
序号
缺陷名称
序号
缺陷名称
序号
缺陷名称
1
飞边
8
开裂
15
产品夹线
2
变形
9
冲射纹
16
皮纹拉伤
3
困气
10
熔接线
17
顶白、顶裂
4
银丝
11
填充不满
18
表面冷料
5
烧伤
12
气泡、包气
19
表面光泽度不良、阴影
6
缩痕
13
亮印、暗印
20
7
流痕
14
擦伤、拉伤
缺陷名称
飞边
缺陷图片
缺陷等级
C
缺陷释义
在制件边缘产生的多余薄翅
模具类型
产生原因
解决方法
塑料模
1、注射过量
减少射胶量
2、锁模力不足
增加锁模力
3、材料流动性过好(如PA/PP/PE/POM)
换料/降低模温/降低料温/降低注射压力
4、分型面密合不严,有间隙或杂物
调整模具,重新研配贴合不紧部位/清除杂物
5、型腔和型芯部分滑动零件间隙过大
调整模具,减小型腔和型芯部分滑动零件间隙
6、模具密合部位存在过切
烧焊过切部位,重新加工研配
7、模具强度或刚性差
增大模板厚度/增加模板或补加支撑柱
8、模具各承接面平行度差
修整模具,使各承接面间相互平行
9、模具安装时未被压紧
重新安装模具
缺陷名称
变形
缺陷图片
缺陷等级
C
缺陷释义
由于制件内部分子排列取向及冷却收缩不均匀,导致制件形状、尺寸发生改变,称为变形
模具类型
产生原因
解决方法
塑料模
1、冷却时间不足,模温高
增加冷却时间,降低模温
2、制件开关设计不合理,薄厚不均
允许的情况下,修改制件,使之符合成型工艺
3、进料品位置不合理,熔料直接冲击型芯,两侧受力不均
更改进料口位置
4、注射工艺不合理(料温、模温低、注射压力小,注射速度快,保压时间不足)
调整注射工艺
5、型腔不同部位温差大,冷却不均
合理控制模温,保证模具型腔整体温度趋于平衡
6、供料不足或过量
定量供料
7、模具顶出设置位置不合理
调整顶出机构位置
缺陷名称
困气
缺陷图片
缺陷等级
C
缺陷释义
模具注塑时,制件成型的尽头位置出现的因气蚀而发亮的现象
模具类型
产生原因
解决方法
塑料模
1、模具排气不良
增加排气或合理安排顶杆、镶块,利用间隙充分排气
2、原料内含水分或挥发物过多
烘干原料
3、浇口设置不合理(流动存在死角)
更改浇口位置
4、注射压力大/注射速度快
调整注射压力/注射速度
5、制件结构原因(壁厚落差大)
调整制件结构
缺陷名称
银丝
缺陷图片
缺陷等级
C
缺陷释义
制件表面沿熔料流动方向产生的银白色纹理(针状条纹或片状云母纹),称为银丝
模具类型
产生原因
解决方法
塑料模
1、原料内含水分或挥发物过多
烘干原料
2、模具型腔内有水
清除模具型腔内水分
3、模具型腔内润滑油、脱模剂用量使用过多
合理使用润滑剂及脱模剂
4、制件壁厚不均,融料从薄壁流入厚壁时膨胀、挥发物气化与模具表面接触液化成银丝
改善塑件设计,使厚薄壁均匀过渡,符合工艺性
5、配料不当,混有异物或不熔料,发生分层脱离
配料时注意纯度
6、模温低,注射压力小,注射速度低。使融料填充慢,冷却快,易形成银白色或白色反射光的薄层
提高模温,加大注射压力和加快注射速度
缺陷名称
烧伤
缺陷图片
缺陷等级
B
缺陷释义
制件表面产生黑点、黑条或沿制件表面呈炭化现象,称为烧伤
模具类型
产生原因
解决方法
塑料模
1、料筒清洗不洁或有混杂物
认真清洗料筒使之干净,检查塑料有无杂质并及时清除
2、模具排气不良或锁模力太大
合理修整模具排气系统,减少锁模力
3、熔料中或型腔表面有可燃性挥发物
清理型腔表面,应无杂物及水分存在
4、塑料受潮、水解变黑
使用前烘干塑料,去除水分
5、染色不均,有深色物或颜料变质
合理配料
6、塑料成份分解变质
采用新材料
7、熔料温度过高,造成熔料分解、炭化
控制熔料温度
8、熔料加热时间过长,造成熔料分解、炭化
控制熔料加热时间
缺陷名称
缩痕
缺陷图片
缺陷等级
B
缺陷释义
制件表面因材料收缩产生的凹陷叫做缩痕
模具类型
产生原因
解决方法
塑料模
1、注射压力小,速度慢(未能将物料压缩至适当的密度)
提高注射压力和注射速度
2、料温高、模温也高,冷却时间短
降低料温、模温,增加冷却时间
3、注射量调整不当,保压时间短
调整注射量,加大保压时间
4、原料收缩率大
允许的情况下,添加玻璃纤维/石棉
5、模具冷却不均匀
调整模具冷却水布置及
塑料件缺陷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