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处处埋忠骨》
《青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本单元,我们认识了伟大领袖毛泽东,通过前面几篇的学习,谁简单谈谈你对毛泽东的认识?
学生自由交流
2、是啊,毛泽东是一个伟大的领袖和诗人,领袖也是人,他也有普通人的喜怒哀乐。今天这节,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主席的内心,感受他作为普通人的情感世界,请大家齐读题。
二、检查预习
1、前,老师让同学们预习了,谁说说,讲了一什么事?
学生交流的内容:毛泽东的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光荣牺牲后,毛泽东极度痛苦的心情和队毛岸英遗体归葬的抉择过程。
三、交代背景,进入
1、在青的掩映下,让我们再次回顾抗美援朝战争。(教师出示抗美援朝的音像资料)
教师激情交代背景: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了,不仅我的人们高兴万分。可是,一向推行强权政治的美国却坐立不安,妄想吧新生的中国扼杀在摇篮中。190年6月,美国公然发动了朝鲜战争,并把战火烧到了我国东北边境,严重威胁新中国的安全。190年8月,党中央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定,在彭德怀的指挥下同朝鲜人民并肩作战,最终取得了胜利。然而在战争中,志愿军付出了巨大的牺牲,约有12万志愿军长眠在异国的土地上,其中就有毛泽东同志心爱的长子——毛岸英。
2、(出示毛岸英的照片和资料)大家看,这就是毛岸英同志。
四、感悟理解:
1、同学们,人生最大的痛苦莫过于老年丧子,儿子牺牲的消息对主席说简直就是噩耗,如果让你用一个词语概括主席此时的心情,你想用什么词语?
学生自由交流
2、老是觉得主席丧失爱子的痛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那么中的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主席此时悲伤的心情?前,大家都做了预习,谁简单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
3、学生自由交流:
(1)“毛泽东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原封不动的放在那里。”
一位将近60岁的老人,听到爱子牺牲的噩耗,不说话,不吃饭,只是不住的抽烟,谁不为之难受?我们该怎么样读这句话?应抓住哪些重点词?(放慢语速、低沉、悲伤的语气)
齐读本短话
(2)“岸英是他心爱的长子。……这次怎么会?……”
A、这是老人对爱子的回忆,岸英的成长中经历了许多磨难,与主席聚少离多,以前都能平安归,然而这次真的不能回,老人不敢相信也不愿相信这是真的,反映了主席的无比悲痛
。
B、同学们,主席和岸英聚少离多,为什么还要将儿子送到枪林弹雨的战场?
(3)“岸英,岸英……”主席喃喃着。
这是对毛主席的语言、动作的描写,他反复呼唤儿子的名字,不愿意相信爱子已死,一声一声想把儿子唤醒。
4、这种种表现足以体现伟人的凡人情怀。(板书:凡人情怀)
、就是在这样痛不欲生的情况下,两封接踵而至的电报却使主席面临一次重大的抉择。请同学们有感情的朗读读一读主席艰难抉择的过程。简单谈一谈自己的感悟。
6、你觉得主席选择的心理过程是怎样的?就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这份痛苦、矛盾的心情吧。
7、同学们,中国人最讲究魂归故里,朝鲜战争中牺牲了那么多的展示,不可能将他们一一带回,必须带好头,吧岸英葬在朝鲜,为老百姓做出榜样,这样也能增进中超两签下了这样的一句话:“青处处埋忠骨,
《青山处处埋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