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台采访讲话稿篇一:电视台采访讲话(任元妹)采访讲话思路决定成败。近年来,我乡突出项目带动,着力党的建设、招商引资、特色农业、跑项争资和民生工程,保持社会和谐稳定,转变干部效能作风,有力推动了全乡经济社会突破式发展。2011年度,我乡获得抚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新农村建设先进乡镇、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先进乡(镇),以及黎川县乡镇财政收入三年翻番奖、招商引资工作第一名等殊荣。首先,经济大发展。引进了七星炭材、方科炭业、杰洋铝材等14家有型、有根、有税企业;做大了桔、鸭、鱼等传统产业,培育了烤烟、紫薯、芳樟等特色产业。建好了抗旱应急水源工程,除险加固了一批水库、坡坝和排灌站。其次,民生大改善。建成永兴自然村新村点、乡综合文化活动中心、7条组际公路,以及4条组际路基。推行“清洁工程”,创建“3+5”垃圾管理模式。另外,教师周转房、朱坊至竹际水泥路、洪门和渔潭新村点等项目在建。再次,社会大和谐。排调了一大批社会矛盾,保持了“三防”和安全生产零事故,尝试了和谐平安保险、重大决策社会风险评估和农民充分就业工程。最后,党建大提升。推动了基层党组织全面晋位升级,有效整治了当前影响发展环境的干部效能作风存在的突出问题。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今后,我乡沿着既定思路,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以苏区振兴发展为主线,抓中心、促发展,保平安、促和谐,重民生、解民忧,打基础、夯基层,努力建设幸福新中田。一抓跑项争资。围绕农村土坯房改造、安全饮用水、道路改造升级等民生问题,挖空心思包项目,脚底生风跑项目,眼疾手快建项目。二抓择商选资。以情暖商,以商招商,招大引强,增强发展后劲。发展特色农业,巩固传统产业,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民增收。三抓社会稳定。积极构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十大框架和十大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努力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四抓党的建设。深化创先争优活动,推进基础组织建设年、“五民一建”、村情报告会、一村联一企等系列活动,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为我乡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和纪律保障。篇二:电视采访讲话稿(中央电视台)3濮阳县多措并举实现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今年年初以来,濮阳县教育局为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促进全县教育均衡发展采取了一系列创新性举措:一是实行教师“走教”。针对我县农村学校尤其是农村小学体、音、美、英语、计算机教师严重缺乏,课程开不齐的现状,出台教师“走教”实施方案,让乡镇尤其是沿黄乡镇中学教师到小学兼职讲学,即为“走教”。目前,全县实施教师“走教”的乡(镇)有14个,参与“走教”的教师达200人。二是实行城乡联合办学。城乡联合办学的模式为城区学校在农村学校设分校,以名校带动弱小,努力实现优质资源共享。目前,一实小在胡状的分校、二实小在白堽的分校、三实小在渠村的分校已经挂牌,并成功争取了市一实小在庆祖西辛庄设立了分校。三是开展对口支援。让城镇学校对口支援农村学校,统一派教师、统一教学计划,负责被援学校的一切管理活动。目前,全县已派支教教师300名,对口支援学校12所。同时,教育局选派23名(本文来自:摘:电视台采访讲话稿)机关干部下乡挂职任学校副校长和校长助理,参与学校管理,有效促进了城乡教育同步发展、均衡发展。一系列创新性工作的实施,将全县教育资源通盘考虑,形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教育公平,改变了教师的思想观念,提高了全县教育教学质量。电视采访讲话稿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杨理跃(2008年11月19日)过去的一年是我县的“教育年”,县委、县政府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出台一系列发展教育的政策,加大教育投入力度,优化教育发展环境,成立了教育督导团,建立了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县效能办增设教育服务组,实行“五天安静日”和“入校检查备案制度”,设立了每年100万元的教育奖励基金,对滩区教师实行每人每月100元的特殊补贴等,教育事业发展出现了新变化,步入了一个更有保障、更有作为、更有前途的新时期。随着教育保障体系的建立,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教育创新不断推进,教育质量不断提高。特别是教师“走教”工作在全省属于首创,城乡联合办学走在了全省前列,对口支援工作在原有的基础上迈出了新的步伐,教育步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新时期。今后,县委、县政府大力支持教育发展的决心不会变,重视教育的程度不会变,加大教育投入和落实教育政策的力度不会变,我们有信心、有能力用三到五年的时间,使全县教育事业走在全市其他县(区)前列。篇三:电视访谈讲话稿电视访谈讲话稿2006年我县农业工作的总体思路概括起来讲,就是要实施好12335计划。围绕一个战略,即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战略。以抓好花生、尖椒、红枣、林木、棉花、粮食、畜禽、蔬菜等八大农业产业链开发为重点,加强农产品加工企业建设。围绕我县农产
电视台采访讲话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