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蒲”等词,分辨“血”“创”等字读音,联系上下文理解“不约而同”等词的意思。
,理解面对日本鬼子的侵略,白洋淀人民机智勇敢,宁死不屈的顽强精神。
。
。
二、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整体感知
:同学们,?知道阅兵的目的是为了纪念什么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抗战胜利70周年)
距离抗日战争胜利已经有70周年了,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回到70年前,去学习一个在抗战时期发生的故事。板书:
点拨:“采”是第三声。“蒲”是第二声,而且注意是上下结构,不是左右结构。“苇”第三声。带领学生读“采蒲台”,指明读课题、全班齐读课题。
采蒲台的苇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孙犁,他的小说清新流畅,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他的一篇短篇小说。来看一段关于采蒲台的简单介绍:白洋淀共由一百四十余个淀组成,占地四十多万亩,水道纵横交错,足有两三千条,就像迷宫一样。白洋淀芦苇万顷,生长得很快,像一支支箭,直刺云霄。
如果这是一篇描写“苇”的课文,就是一篇状物文。板书:苇。其实,课文内容是主要写了苇吗?你们预习了课文,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人)板书:人
请同学们轻声读4-11节并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采蒲台人民掩护八路军干部)
(二)深入品读,激发对抗日英雄的敬佩之情
刚才读了4-11节,请同学们说一说,是谁掩护了八路军干部?
板书:妇女 40多岁的男人
,快速默读第5节,用三角标出表示动作的词。(板书:递、递)
点拨:
▲她们是怎样递的?(偷偷、顺手)同学们可以看出采蒲台的妇女们是怎样的人?(沉着冷静、机智、勇敢、团结)
板书:沉着冷静、机智、勇敢、团结
▲除了表示动作的词之外,你还能从哪里看出妇女们沉着冷静、机智、勇敢的词语?
预设:
藏在孩子的裤裆里——敌人不会想到枪藏在孩子的裤裆里,不会被发现
不约而同——什么叫不约而同?(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一致)
指导朗读:前三组和后三组比赛读出妇女们的沉着冷静、机智、勇敢、团结
▲刚才概括了课文主要内容,今天我们更重要的任务是要学会简要复述课文内容。板书:简要复述。
▲指导复述:把长句变短句,把握谁+怎么做。
PPT展示关键词:搜查、递、藏、递、躲过
敌人要搜查,妇女们把孩子递给干部,让干部把枪藏在孩子的裤裆里,搜查的时候,干部又把孩子递给妇女们,最终躲过了搜查。
指明2位同学说,其他同学自己轻声复述。
-9节。
点拨:
▲妇女们用她们的沉着冷静、机智、勇敢、团结掩护过去了,但是又发生了什么?请同学开火车读6-9节,其他同学把白洋淀人民说的话用横线划出。
▲这四位同学读的好不好?一开始,敌人捉住了他,问他是不是八路,村里是不是有干部。他回答了什么?板书:不是,没有
这个40多岁男人的话语,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坚决、果断、不屈服)请回答的同学读出这种语气。
▲面对狡猾的敌人对他进行生命威胁、再次盘问,男人是怎样回答的?除了坚决、果断、不屈服,你觉得他的语句中还应该多了什么?(视死如归)老师读旁白,1、2、3组读敌人的话语,读出狡猾、狠毒,4、5、6组读男人
采蒲台地苇4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