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化浙江而奋斗
(2012年6月6日)
赵洪祝
——在中国共产党浙江省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浙江省第十二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中国共产党浙江省第十三次代表大会,是在浙江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胜利、迈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动员全省共产党员和各族人民,为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浙江而奋斗。
一、科学发展道路上创业创新、奋力前行的五年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我省发展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自然灾害影响,我们在党中央领导下,带领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实施“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以“全面小康六大行动计划”为抓手,扎实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胜利完成了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确定的各项任务,基本实现了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小康社会的目标。
经济转型升级深入推进,综合实力和发展质量显著提升。主动适应国内外形势变化,认真贯彻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紧密结合浙江发展实际,全面实施
“标本兼治、保稳促调”工作方针,及时出台帮扶企业的一揽子政策举措,加快经济转型升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十一五”规划圆满完成,“十二五”规划有效实施。五年来,%,2011年达到320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超过58000元,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分别达到5925亿元和3151亿元。全面实施“四大国家战略举措”,深入推进“四大建设”,扎实开展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工作,加快“两个科技城”建设,着力打造转型升级新引擎。坚持把发展实体经济放在重要位置,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海洋经济,积极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强化能源、交通、水利、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大力吸引浙商回归发展,支持引导浙商创业创新闯天下、合心合力强浙江,在促进国有经济发展的同时有力推动了民营经济大发展大提升。联动推进新型城市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小城市培育试点和中心镇建设深入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城乡面貌发生重大变化。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扩大对内对外开放,着力形成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体制机制。圆满完成支援青川灾后恢复重建任务,其他地区的对口帮扶工作深入推进。
民主政治建设有序推进,各领域法治化水平显著提升。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建设法治浙江,扩大基层民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落实。认真研究部署新形势下人大、政协工作,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断完善,爱国统一战线继续发展壮大,工青妇等人民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进一步发挥,民族宗教工作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城乡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得到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全面建立,村级民主监督机制进一步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建设积极推进。立法工作进一步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成绩显著,司法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化,执法规范化水平显著提高,全社会民主法治意识不断增强。坚持党管武装原则,积极推动军民融合式发展,在支持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加强后备力量建设方面取得新成效。
文化大省建设加快推进,文化软实力显著提升。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扎实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宣传,大力弘扬以创业创新为核心的浙江精神,广泛开展“我们的价值观”大讨论,积极开展公民道德实践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加快建设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县级图书馆、文化馆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实现全覆盖,文化精品不断涌现。扎实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工作,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广电网络“一省一网”整合、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基本完成。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形成了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文化企业和文化产业园区。
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扎实推进,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显著提升。始终坚持富民惠民安民为先原则,积极构建具有浙江特点的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新格局。城乡就业持续增加,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成效明显,农民持续增收,职工工资较快增长,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机制逐步形成。2011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突破30000元和13000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从
浙江省第十三次代表大会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