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梁龙舞:中国龙灯文化的集中体现
铜梁,古为巴国之域。铜梁龙舞始于隋唐,兴于明清,盛于当代。当地民间称铜梁龙舞为“耍龙”、“耍龙灯”或“舞龙灯”。曾有人说,中国的龙文化最直观地体现在被世俗化了的龙灯文化之中,而中国龙灯文化又集中地体现在“铜梁龙灯”之中。
铜梁龙舞的历史由来
铜梁舞龙的风俗由来已久。在唐宋时期就有龙舞活动了。即便按现公认的说法,铜梁龙舞“起于明,盛于清,繁荣于当代”,距今也有六七百年的历史了。清光绪年间的《铜梁县志·风俗篇》记载了铜梁龙舞的盛况:“上元张灯火,自初八九至十五日,辉煌达旦,并扮演龙灯、狮灯及其他杂剧,喧阗街市,有月逐人、尘随马之观。”这个风俗保留至今。1984年和1999年,铜梁龙舞两度赴京参加建国35周年与50周年大庆,以气贯长虹之势在天安门前翻腾起舞。
铜梁龙舞的表演特色
铜梁龙舞艺术在长时期的流传中,形成了龙灯舞和彩灯舞两大系列,有20多个品种。同时,铜梁龙舞既是舞,又是体操和杂技,非常精彩。铜梁龙舞具有与民俗活动紧密相联、套路丰富、动律谐趣、舞时烟花烧龙、伴奏音乐独特、道具构思巧妙、造型夸张、服饰俭朴大方以及参舞自由、退舞方便、群众参与性极强等特点。同时,铜梁龙舞又具有团结合力、造福人类、奋发向上、与天和谐等中华民族精神的文化内涵。
铜梁龙舞的发展与壮大
铜梁人民与龙和龙舞有着不解之缘,每年新春要耍龙灯拜年,端午节赛龙舟祭江,遇大旱玩黄荆龙求雨,年终舞大龙、火龙、稻草龙等庆丰年,祈求神龙保佑、人
寿年丰。由笃信演化为娱乐,相沿成习,形成了铜梁民间传统的龙灯盛会,从而孕育、滋生了铜梁龙舞这一巴渝民间艺术之花。
新中国成立后,铜梁龙舞获得了一次很好的发展机会,乡乡扎,年年舞,非常兴盛。但好景不长,在“左”的思想影响下,自1958
铜梁龙舞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