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韩国新村运动.doc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我不能发附件,所以发一篇比较好的文章给大家。
在农村改革方面,我们现在的情况很类似韩国当年的情况,应该有借鉴作用。
韩国“新村运动”启示录
郑新立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为了制定好“十一五”规划,2005年5月,根据国务院领导的指示,由中研室、中农办、财政部、建设部、人民银行和贵州省的有关同志,到韩国就“新村运动”进行了考察。我作为考察团团长,深深感到当前要认真贯彻落实五中全会《建议》的精神,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摆在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高度,切实有效地加以推进。要借鉴韩国经验,形成奖勤罚懒的机制,在政府的支持下,主要靠农民自己的努力,尽快改变生产生活条件。

上世纪60年代,韩国仍然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经过40多年的发展,到2004年,,城乡居民收入为1∶,在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过程中,实现了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的同步提高。
韩国的“新村运动”开始于1970年,当时正是第三个五年计划的开始。“新村运动”的第一阶段主要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国家提出包括草屋顶改造、道路硬化、改造卫生间、供水设施建设如集中建水池或给水井加盖、架桥、盖村活动室等20种工程项目,由村民民主讨论、自主选择。政府免费分给每个村335袋水泥,平均每户约4袋,每袋50斤。第一年下来,50%的村干得不错,政府加拨500袋水泥、1吨钢筋。干得不好的村如果第二年干得好,还可在第三年追加给1000袋水泥。政府把全国的村按好中差分为自立村、自助村、基础村三等,在村口立上牌子,以激发大家的积极性。
1974—1976年,“新村运动”进入以增加收入为主的全面发展阶段。政府推出增加农、渔民收入计划,支持农村调整农业结构,推广良种和先进技术。普及高产水稻新品种“统一稻”,1974年达到大米自给,1975—1978年实现自给有余。畜牧业、渔业、林业也都有了较快发展。
1977—1979年为“新村运动”的第三阶段,主要是发展农产品加工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工业。1977年为韩国第四个五年计划的第一年,政府推出了“建设新村运动增加收入综合开发事业”规划。1978年韩国农村企业达到384个,1980年增加到790个。从1970—1980年的10年间,韩国政府财政累计向“新村运动”,相当于财政支出的1%。参加新村运动人数累计达11亿人次,效果十分明显,突出变化是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

“新村运动”的创新精神
“新村运动”大大推动了农业与农村的发展,富于创新精神,特点鲜明:
一是自始至终强调“勤勉、自助、合作”精神。这种精神后来扩展到城市,发展为民族自立、身土不二、事业报国的国民精神。政府设置了奖勤罚懒的机制,重在激发村民内部的积极性。
二是让农民选出“指导者”,自己的事情自己办。政府大力倡导、支持“新村运动”,但具体上什么项目,完全由农民自己选择。每个村选出新村建设指导者,负责组织大家的行动,里长(即村长)只管服务。指导者不拿报酬,但政府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如可随时面见公务员,优先选拔做公务员,坐火车、汽车票价便宜50%,子女在初高中考试排在前一半名次的免学费并发奖学金等。
三是政府

韩国新村运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ayst8776
  • 文件大小24 KB
  • 时间2019-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