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乌托邦读书笔记3000字.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乌托邦读书笔记3000字乌托邦人认为,信仰和理性一样,为幸福提供基础。而且他们还认为,理想首先要唤醒沉睡在人们灵魂深处中对于上帝的信仰。他们也争论善、灵魂、幸福等等,但认为至善就是符合自然规律的生活。下面是小编整理关于乌托邦读书笔记3000字的文章。欢迎大家阅读!乌托邦读书笔记3000字《乌托邦》一书成书于16世纪初,是英国著名空想社会主义者托马斯·莫尔的一部不朽著作,书的全名原为《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的既有利益又有趣的全书》。在早已得知空想社会主义的弊端之后,我便抱着批判的态度试图去认同先人的观点。然而,当我读完最后一章后,我忍不住开始羡慕这个小岛上的人们,并且开始向往这样一个国度。在我看来,莫尔本人的乌托邦是一个完全理性的共和国。《乌托邦》,以一个旅客拉斐尔的见闻,描述假想岛屿国家乌托邦的政治制度。他在书中描绘了一个他所憧憬的美好社会。那里一切生产资料归全民所有,生活用品按需分配,人人从事生产劳动,而且有充足的时间从事科学研究和娱乐,那里没有酒店、妓院,也没有堕落和罪恶。在战争时期它雇佣临近好战国家的雇佣兵,而不使用自己的公民。当我第一次得知这部书写于十六世纪的时候,我不禁对作者产生了无比的崇敬,毕竟在那样一个还没有进行宗教改革的中世纪时期,言论尚不能自由,更何况这种社会主义的憧憬了。莫尔用小说作为手段描述了一个虚构的国家,自由讨论现实中倍受争议的事务。乌托邦对宗教的自治来源于圣经自治。然而,乌托邦将现实中的欧洲国家与完全有序合理的国家乌托邦进行对比。在乌托邦,私有财产不存在,存在着绝对的宗教宽容。作品的主要内容反映在社会对秩序和纪律的需要,而不是自由。乌托邦能够容忍不同的宗教习俗,但不会容忍无神论者。认为如果一个人不相信上帝或来世,他绝不能被信任的,因为,从逻辑上讲,他将不会得到任何部门的承认。这样的思想,也客观反映了当时的实际情况——神权政治一统天下。我的这篇读书笔记并不对这个理想的国度发表评论。也许,单纯的举例可以更加让人信服。至少在我看来,公众所表示的愤怒,其目的无非是根除罪恶,挽救犯罪的人,处理他们时使他们一定要改过迁善,以后一辈子将功赎罪。总之,给人治好头病却带来脚病的那是庸医,同样,为了改善公民的生活而必须夺去他们生命中美好的东西的人,应该承认他自己对治理自由人民是一个门外汉。我所得的结果只是,在我医治别人的疯狂时,我自己也惹上精神失常。我若是坚持真理,我就必须依照我所讲述的方式说话。我认为,说谎可能是哲学家的本分,但我决不干。由于此,柏拉图作了一个很妙的比较,指出何以哲学家有理由不参与管理国家。哲学家看见人们走出涌上街头、浑身给经常的阵雨淋湿,却无法劝他们进屋子避雨。哲学家知道,如果他们自己外出,毫无好处,只是和其余的人一样弄湿身子。因此,如果至少他们本人安全,他们就觉得满意,这样,他们便留在家中,对于医治别人的愚蠢,他们是无能为力的。然而,对于《乌托邦》的作者托马斯·莫尔,我只能说他是半个庸医,半个哲学家。此外,我还怀疑当个人所有即是私人财产时,一切平均享有能否达到。如果人人对自己能取得的一切财物力图绝对占有,那就不管产品多么充斥,还是少数人分享,其余的人贫困。在一般的情况下,穷人倒很应该享有富人的境遇,因为富人贪婪、肆无忌惮、毫无用处,而穷人则正派、直率,终日辛勤劳动,牺牲自己为国家作出贡献。我深信,如不彻底废除私有制,产品不可能公平分配,人类不可能获得幸福。私有制存在一天,人类中绝大的一部分也是最优秀的一部分将始终背上沉重而甩不掉的贫困灾难担子。乌托邦的宪法规定:在公共需要不受损害的范围内,所有公民应该除了从事体力劳动,还有尽可能充裕的时间用于精神上的自由及开拓,他们认为这才是人生的快乐。乌托邦人甚至不准自己的公民操屠宰业,认为这会逐渐消灭人性中最可贵的恻隐之心。他们总是宁可认为:一切无害的享乐都不应该禁止。由此你可以看出,不管在那儿,不容许浪费时间或借口逃避工作。他们没有酒馆和烈性饮料店,没有妓院,没有腐化场所,没有藏垢纳污的暗洞,没有秘密集会的地方。相反,在众目睽睽之下,人们必须干通常的活,或是正当地消磨业余时间。既然这是一般风尚,所有的商品就势必异常丰富。商品又是在全部居民中均匀分配,任何人不至于变成穷人或乞丐。乌托邦人有鉴于此,想出一种符合于他们的其他一切制度的办法。我们如此重视黄金,如此小心翼翼地保护它,因此那个办法和我们的制度绝无相同之处,除身历其境者外,也无人相信,原来乌托邦人饮食是用陶器及玻璃器皿,制作考究而值钱无几;至于公共厅馆和私人住宅等地的粪桶溺盆之类的用具倒是由金银铸成。再则套在奴隶身上的链铐也是取材于金银。最后,因犯罪而成为可耻的人都戴着金耳环、金戒指、金项圈以及一顶金冠。乌托邦人就是这样用尽心力使金银成为可耻的标记。所以别的民族对于金银丧失,万分悲痛,好像扒出心

乌托邦读书笔记3000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gxngqvk
  • 文件大小24 KB
  • 时间2019-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