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乌托邦》读书笔记--论战争观.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乌托邦》读书笔记——乌托邦的战争观【内容摘要】:作者借书中拉斐尔·希斯拉德之口描述了一个他所憧憬的美好社会,将乌托邦的善良人民和作者当时社会的罪恶作了巧妙的对比,藉之谴责后者。英法百年战争、英国红白玫瑰战争、英西战争以及镇压各种起义,士兵在前线作战变为了残废但是国家不会对他们进行照料,他们成为了社会不安定因素之一;法时期毅然养了一批雇佣兵,利用他们进行对外侵略。拉斐尔·希斯拉德谴责了当时专制君主的对外侵略政策,并对乌托邦进行的战争进行了描述,突出乌托邦关心臣民幸福、保护臣民利益的正确统治原则。“你们不要战争,就决不会有战争,而你们所更应该重视的是和平,不是战争”[英]托马斯•莫尔:《乌托邦》,戴镏龄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21页,通过拉斐尔的描述,我们可以了解到乌托邦竭力以和平方式解决冲突的政策。这与当时的欧洲社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关键词:乌托邦战争雇佣兵引言《乌托邦》作者托马斯·莫尔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杰出的人文主义者,他在1516年写成《乌托邦》,采用了当时学术界通行的拉丁语,书中的人名、地名和其他专名都是杜撰。“Utopia”(乌托邦)是根据古希腊语虚造出来的。乌托邦是一个完全理性的共和国家,那里一切生产资料归全民所有,生活用品按需分配,人人从事生产劳动,而且有充足的时间从事科学研究和娱乐,那里没有酒店、妓院,也没有堕落和罪恶,人人平等,没有压迫,就像世外桃源。在战争时期它雇佣临近好战国家的雇佣兵,而不使用自己的公民。莫尔本人是一个信仰很深的人,他曾经想过做牧师,他的小说可能受到耶稣会的影响。战争原因乌托邦人认为战争是野兽的行为,因此他们不像那些穷兵黩武对外扩张侵略的国家一样追求战争中的光荣,并且他们痛恨战争。他们不会轻易地投入战争,仅是为了保护本国领土,或是驱除侵入友邦的敌人,或是出于怜悯把某个受专制压迫的民族用武力从暴君的统治奴役中解放出来。他们援助友邦不是仅为了保护自己的国家,也不是仅为了自己的利益,有时是为了替邻邦报复曾经遭受的损害。但他们的出兵是在事态初起且被征求意见后才会行动。如果乌托邦人觉得自己提出的道理不无根据,而对方对提出的损失赔偿不予理睬就会带头作战。遇到敌军的入侵时他们将不得不诉诸武力;而对于友邦商人收到另一国家的执法幌子下横加于他们的冤屈,他们会更加凶猛地运用武力。乌托邦对于友邦受到的冤屈将会狠狠地报复,但对于自身受到的冤屈如果没有人身暴行,他们的发怒仅限于取得补偿和有关国家断绝贸易。因为他们的公民所损失的仅仅是来自公库的金钱,而那是取之不尽的,这些损失对国人的生活及生命都没有影响。但是如果一个乌托邦公民在任何地方因受欺侮而成为残废或丧命,无论是个人还是政府的阴谋,乌托邦人会先派使节查明真相,然后在罪犯未被交出的情况下马上宣布战争。如果罪犯被交出,乌托邦人将把其处死或变为奴隶。\乌托邦人的战争大多不是为了扩张,即使他们因为本国人口过多向外殖民时,与当地人逐渐融为一体,并使双方都有足以维持生活的土地。他们的战争是以保护本国人民利益为主,而不是为了满足统治者的野心。有一种情况会被乌托邦人认为是作战的绝好理由:“如果某个民族听任自己的土地荒废,不去利用,又不让按照自然规律应当依靠这片土地为生的其他民族使用”[英]托马斯•莫尔:《乌托邦》,戴镏龄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61页。这个理由在我们听

《乌托邦》读书笔记--论战争观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雾里看花
  • 文件大小43 KB
  • 时间2019-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