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做环保边撒谎》读书笔记天空是蓝色的,大海是蓝色的,我们的地球是蓝色的。自盘古开天地至今,“蓝色”已经“变味”,甚至恶化。现今,关于环保的活动很多,如:小袋子改变大世界——我承诺:每天少用一只塑料袋的活动。其实,毁掉我们的地球很容易,一只普通的塑料袋便够了,它足以污染1㎡的土地。但是,如果每人每天少用1只塑料袋,1年可保护一个篮球场大小的土地不被污染,这样的不成比例的对比真的有点惊讶。偶然在图书馆看到一本书《边做环保边撒谎》,这名字吸引了我,认真地看了一遍,对于人类,对于我们的“母亲”——地球,想说的太多太多。本书中,作者用传统文化的“五行”概念,考察了森林、草原、河流、湿地、城市垃圾等五个“最虚弱的点位”所面临的生态危机。如果你关注环境保护,你就会发现许多人在撒谎。如果你关注环境保护,慢慢会发现你的目光有了一种识别假象和谎言的穿透力。森林是虚弱的,因为人人都可以砍它;草原是虚弱的,因为人人都可以铲除它;河流是虚弱的,因为人人都可以拦截它;湿地是虚弱的,因为人人都可以填平它;垃圾是虚弱的,因为人人都在混乱它。说到底,我们人类对土地从来没有生成过敬意。当你爬回地面,紧紧地贴在湿润土地的身上,你能感觉到大地的呼吸,你能感觉到它起伏的脉搏,你能感觉到它对你轻声细语,你能感觉到它的伤口的疼痛,你能感觉到它中毒处的迟缓。中国的许多问题,似乎都是因为自私与公益错位造成的。在许多应当尽情自私的地方,我们自私得不够;而在许多应当纵情地公益的高速路边,我们找不到公益的入口。每个人都有公益性和自私性,每个社会都在公益与自私之间挣扎和过渡。也许,这就是所谓文明化的过程,就是人类走向公益的过程。当今是一个能量肆意释放的时代,因此,我们能做的,大概是调理,大概是导流。让树归树,草归草,河流归河流,土地归土地;让人成为人,让自私回归自私的溪口,让公益流向公益的原野。环境保护的过程,其实也就是权利回归和权利回归的过程。如果你无法保护自己的自私,很明显,你同样无法保护自然界的自私。权利回归的过程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边做环保边撒谎》读书笔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