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度:第一是布施,布施有三种。一种叫法施,就是拿佛法来劝化人。一种叫财施,就是拿钱财物品周济穷苦的人。一种叫无畏布施,给人精神上的安慰,使他不生恐惧。第二是持戒。就是守住佛的禁戒,不造各种恶业。第三是忍辱。就是忍耐一切苦痛,受旁人的欺,也不争闹。第四是精进。就是对各种善事,肯发心去做,各种恶事,肯发心禁止。第五是禅定。就是把心安住在真如实相的道理上,使心不散逸,不生杂乱的念头。第六是智慧。就是能分别真正的道理,破除迷惑。万行,是修一切法门的功德。菩萨专门这样的修,功行圆满,就能成佛。十二因缘:第一是无明,又叫做烦恼的根本。第二是行,就是没有停歇,常常会起心动念。第三是识。识,是业识。就是妄想分别的心。人道中投胎,也是业力感动识而成的身体。第四是名色。第五是六入,又叫六根。就是眼、耳、鼻、舌、身、意。胎儿六根完全生长成功,而出胞胎。第六是触,就是初生出来,开始接触外界。对各种东西,各种事情,还不会分别好、坏、苦、乐。第七是受,就是六七岁的时候,对各种东西,各种事情,渐渐的会分别好坏就觉得有时受著乐,有时受著苦。第八是爱,就是年纪到十几岁的时候,会生出种种的贪爱心。第九是取,就是成人的时候,种种的爱心、贪心更加厉害,想到什么,就一定要得到手。第十是有,有字就是业字的意思。因为有了要的心,就会生出烦恼。有了烦恼。就会造种种业,有业就会有将来的结果报应。第十一是生,就是照了现在所造的善业、恶业。将来就要受生生死死的苦,并且还不知道生到什么地方去。第十二是老死。既然有生的苦,就一定有老和死苦。无明实在是一个人生生死死的根本,有了无明的根,自然会生出“行”,一直生出到十二种因缘。人死了,死的是躯壳,他的灵性仍旧存在,无明也没有破去,所以,还会投生做人。因缘的因字,是种子的意思。缘字,是帮助成功的意思。譬如种稻,一粒谷,是因;土地、雨水、同了种田人的做工,是缘。不论什么事情,都要有因、有缘,才会成功。一个人所以生了又死,死了又生,逃不了生死的苦,就是因为这十二因缘的缘故。缘觉菩萨晓得生生死死的苦,所以就在这十二种因缘上边用功,证得了不生不死的果位,称他们做独觉。也称辟支佛,是小乘的佛果位。四谛:第一是苦谛。谛,是真实的道理,没有丝毫的差错,苦谛就是苦报的道理。第二是集谛。集字,是聚集的意思。就是贪、嗔、痴等种种的烦恼,以及种种的恶业聚集在一起。第三是灭谛。就是灭除生生死死的苦恼。第四是道谛。就是照真正的道理修行。因为有第二种集谛的烦恼恶业,就有第一种的苦报。所以要修真正的道理,才可以灭除生生死死的苦恼。声闻就在这四种道理上用功夫,证得了不生不死的果位,但是声闻的果位有四种,叫做四果。果,就是果位的意思。初果,叫须陀洹。这个名字,是梵语。翻译中国文,叫做入流,也叫做预流。意思就是开始明白真正的道理,可以进入圣人的地位。功夫再深一些的叫做二果斯陀含,中国话叫做一来。意思是人死了,生到天上去,做一世天人,再生到世界上来。做一世的人,就能够断尽生死的苦恼,不再受生死。功夫更加深一些的,第三种果位,叫阿那含,翻译中国文,叫做不来。意思是说人死后,生到色界天上去。有的就在这一层天上,证得第四种果位,就是了生死的阿罗汉。有的要在色界的各层天,一层一层的升上去,受几次的生死,才证得了生死的果位。还有的要从色界天一直生到无色界天上去,才了生死的。总归要在天上修,修到烦恼断净,不再受
什么是六度、十二因缘、四谛、五戒十善、六道、八苦、三十七道品-摘自《佛说阿弥陀经易解》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