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挖掘机网】工程机械:走出自己的国际化之路近几年,随着中国工程机械产业的高速发展,以及全球工程机械产业重心向中国的加速转移,中国工程机械企业正在成为全球行业增长的主导者,并由过去的跟随者成长为全球市场的挑战者、变革者,甚至引领者。中国工程机械产业在规模、体量、增速上均绘出了强劲的增长曲线,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中国工程机械产业的部分领域在发展质量等发展内涵上,与世界级水准仍存在差距。中国工程机械产业在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同时,更要加快国际化进程。但是相较国内市场,国外市场的环境更为波谲云诡,市场开拓困难重重,多种因素影响着产品从生产制造到销售售后的方方面面,同时还要应对来自欧美发达国家的同行企业竞争,这些都是中国企业走出去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那么到底该如何走出去?通过怎样的方式走出去,才能走的既稳又好,顺利的将自身品牌打入国际市场,让国家买家们接受并拥戴呢?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下面一些手段来实现。第一,练好内功,加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近十年来,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无论是在技术创新能力、产品开发能力、制造能力,还是产业链掌控能力都实现了跨越式的提升,企业不仅实现了规模上的持续扩张、核心竞争力的全面提升,而且全球产业地位也迅速跃升。随着产业结构的迅速升级,产品研发不断向高端、大型化、智能化方向的挺进,中国在大型和超大型工程机械装备产品与技术上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从全面冲线世界级水平的500吨、1200吨级全地面起重机,2000吨级履带式起重机,到世界最长臂架的混凝土泵车,再到全球最大的水平臂上回转自升D5200-240塔式起重机,一批代表中的产品在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密集诞生。这些都是重视技术革新,追求企业创新革新所带来的丰硕回报。通过不断的技术投入与探索,中国工程机械行业不仅彻底打破了大型和超大型工程机械产品依靠进口的局面,而且正成为中最高、核心能力最强的代表,成为产业国家竞争力的重要象征之一。而2011年度“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排行榜”上10家中国企业榜上有名,其中有3家进入全球10强,而徐工集团更是继续领衔中国企业,居50强排行榜第7位。而这些企业,在其不断进步与壮大的过程中所拥有的共同点就是均无比的重视企业自身的自主知识产权建设,不断的在关键技术攻关与创新中大手笔的投入,这样年复一年的技术坚持最终造就了这些企业全球领先,国内龙头的行业地位。并且凭借着自身过硬的技术与产品,冲出了国门,将中国制造卖遍世界。第二,提升自身企业的管理理念与水平,以适应国际化的需要产品上的差距都是看得见的,是表象,管理上的差距是内在的。产品本身包含了各种信息,不仅是技术信息,更有管理上的信息。产品制造出来以后,有很多产品之外的附加的东西。产品像人一样,不仅有躯体,还有精气神。精气神来自于技术和管理。比如服务、品牌管理、售前售后的服务,这都会变成客户选择产品的因素,会附加在产品上。我国企业管理实践的进步快于企业管理理论的进步。企业管理理论有前提有假设,中国是个独特的国家,有自己非常独特的文化,独特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环境,中国应该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管理理论。西方的管理理论是建立在西方的社会制度和文化环境下的。要走出去,就必须吸收利用西方管理理论,同时开拓企业管理者的想象力和思路。不断的总结实践经验。最终走出适合中国
国际化之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