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该拿什么拯救你,堕落的新闻标题文/李文轩无意间,看到一则新闻,标题写着“男子靠手机挡子弹”。第一眼看过去,以为是一种另类的手机广告,然而打开一看,新闻详细地介绍了一位男子在巴黎恐怖袭击中因为手机挡住了弹片而侥幸存活。不禁想起前些日子里沸沸扬扬的“女子义助小乞丐获百万资助”,“男警察挟持前女友”,“男校长猥亵女学生”等一系列事件。然而事实上,为了搏得更多的关注度,有出轨行为的个别的人被伺机套上了社会职业的高帽;那个义助小乞丐的女子也并未接受百万元的回报。究竟发生了什么呢?为什么一向以严谨真实著称的新闻标题会变成这个样子呢?众所周知,标题是新闻的眼睛。在这个新媒体日益成熟的时代,网络新闻标题更是兼具内容和导读的双向功能,毫不夸张的说,一个好的标题能够拯救一篇文章。但是,如果为了使标题吸引人而不择手段,一味追求刺激显眼以搏得网友点击率,这无疑会导致网络新闻标题的“病态化发展”。正如前几年轰动一时的中国新闻界丑闻“比尔盖茨之死”,媒体抱着“发错了就去道歉,宁可发错也不能错过”的错误观点让全世界瞠目:这种做法错误又可笑。与过去相比,如今新闻标题的“病态化”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过分夸大某个方面,以偏概全;文不对题;多用低俗化的标题来吸引眼球。归根结底,这一切的原因只有两个字:利益,即商业网站的利益、新媒体的利益、新闻工作者的利益。除此之外,网民对新闻的阅读取向也是造成新闻标题病态化的重要原因。由于追求刺激、猎奇的网民大量存在,这些网站才会横行。在如今点对点式传播的时代,每位受众作为单独的个体, 天生有一种接受“轶闻趣事”的心理趋向, 正是受众的这一心理偏好, 为网络新闻标题的病态文化提供了温床:——“你想看,我便秀给你看。”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商业网站和新闻创作者们高喊着“我要点击率”的口号。其实这本是无可厚非的,在合理作用的情况下,高点击率反而可以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与工作积极性。但倘若仅仅为了利益而去迎合网民,不负责任地让新闻标题一味地趋向夸张、失实甚至恶俗,这种行为是不正确的。长此以往,在点击率的高强度压力下,网络编辑们的神经时刻绷紧,碰到重大突发事件的第一反应不是去求证核实,而是赶快抢发新闻。在此过程中,一些道听途说的小道消息也会被搬上屏幕,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然而,这并不是新闻标题应该病态化的理由。网络新闻标题不规范的现象不仅无法为网民提供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也会是我国新
我该拿什么拯救你,堕落的新闻标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