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拍卖潜规则.doc


文档分类:管理/人力资源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拍卖潜规则拍卖离普通人越来越近,市工商局市场分局要素所在监管这一领域时,发现一些圈中人的游戏成了拍卖行业的潜规则。像恶意串通拍卖、虚假公告这些潜规则中的违法行为不仅导致国有资产被侵占,一些“拍托”和职业控场人在拍卖现场的起哄、暴力、“串标”行为还损害了委托人利益,也给参加竞拍的消费者带来损失。“串拍”私分辛苦费一栋起拍价212万元的建筑物被人以220万元拍走!令人奇怪的是,竞买人众多的拍卖现场,却只有一次竞价,短短十几分钟内便完成了交易。工商执法人员掌握了串通拍卖的详细情况:这场拍卖会前已内定了买受人,并谈好价格,会场只是走个形式,会后另有13个事先答应放弃竞拍的人,每人分得7万元“辛苦费”。备案材料造假某拍卖公司前期在工商部门备案时说是定于周六开拍卖会,因当天休息,工商人员没出现场。该公司过后送来备案时,日期显示确实是周六开的,但相关材料中的一张现场照片引起工商人员的注意,窗外显示的是晴天,可实际上当天却在下雨。经详细调查,该公司当天根本没开拍卖会,也没履行竞价程序,拍卖物品直接卖给了事先内定好的买家,现场记录、照片等材料都是后补的。发布虚假信息误导某拍卖有限公司在发布的拍卖公告中称,定于某日公开拍卖四套公建,没有明确约定整体购买优先。看到公告后,李某为竞买其中一栋公建向当事人交付了10万元保证金。随后,栾某为竞买四套公建向当事人交付了40万元保证金。在如期召开的拍卖会上,当事人宣布四套公建整体拍卖,李某因交付保证金不足而失去竞价资格。工商执法人员经调查确定,当事人在拍卖公告中没有明确说明或约定这四套公建单独拆分或整体打包方式拍卖,也没有明确说明在单拆拍卖的基础上整体购买优先,却以整体购买优先为由限制、阻碍单独购买的作法属于利用拍卖公告或其他方法,对拍卖标的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行为,违反了《拍卖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相关规定。职业控场人边缘行走据要素工商所负责人介绍,一些竞标者互相串通,形成一个圈子,故意抬高或压低价格,将其他竞标者排除在外,以致衍生出专门控制拍卖场的职业控场人。竞买人的串通和控场人的职业化,实现了自身利益最大化。而一些拍卖行的逐利,则完全是一种边缘的行走。比如在发行极少的媒体上用极小的字发布拍卖公告;违反惯例,要求先交保证金才让竞买者提前看货;或是看货时少给竞买者介绍部分货物,让竞买人认为不值,放弃竞买等等。拍卖,本应是促进更公平的方式和更合理的价格达成交易的方式,然而,部分竞买人利用不正当的拍卖手段“淘金”。串通拍卖,正逐渐成为拍卖行业的“潜规则”。拍卖会后买家“分红”日前,象山查处了一起串通拍卖案。去年下半年,象山某大楼以底价80万元拍卖,俞某与其儿媳妇分别缴纳了10万元保证金报名成为两名竞买人,同时还牵头和参与拍卖活动的10多个竞买人一起,商定谁出价最高就给谁中拍,其中一竞买人陈某出价最高,他愿意出总价160万元来买该楼,除去底价后余下部分给大家私分。在进入拍卖会场前,有竞买人提出,如大家都不举牌,可能要被怀疑,还是稍举几下牌“意思意思”。于是,拍卖开始后,先由一竞买人苏某以底价80万元举牌,俞某举了一次牌,另一竞买人叶某举了两次牌,陈某举了3次牌,最终陈某以87万元中拍成为买受人,并当场与拍卖公司签订了成交确认书。当晚,各竞买人来到俞某家中,将陈某拿出的73万元(160万元减去87万元)私分。根据举报,工商等部门查获了这起典型

拍卖潜规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花花世界
  • 文件大小30 KB
  • 时间2019-01-2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