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礁岛概念性总体规划第一部分引言 11. 项目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依据 14. 研究方法 . 综合解决方案 . 动态规划 5第二部分战略定位 65. 区位分析 . 国家层面 . 区域层面 . 嵊泗层面 66. 外力因素 . 外力因素确定 . 长三角因素分析 . 浙东城市圈因素分析 . 洋山港因素分析 187. 内力因素 . 嵊泗概况 . 社会经济 . 人口现状 . 地质地貌 . 现状用地 . 现状交通 . 自然资源 . 市政设施 278. 机遇和制约 . 四大转变 . 优劣势分析 289. 城市发展战略 . 总体发展战略 . 产业发展战略 3210. 城市功能与主导产业动态定位 . 城市功能动态定位 . 城市主导产业动态定位 3411. 城市规模预测 . 人口规模预测 . 土地规模预测 . 开发强度分析 39第三部分总体规划 4012. 总体规划原则 4013. 关键问题研究 . 城市结构研究 . 道路模型研究 . 开发模型研究 . 填海问题研究 . 海岸利用研究 . 对外交通研究 . 城市用水研究 5214. 六大规划理念 5615. 总体规划方案 . 城市规划结构 . 城镇体系结构 . 土地利用规划 . 对外交通系统规划 . 道路交通规划 . 景观规划 . 绿色开敞空间规划 . 风景旅游规划 . 生态保护规划 . 岸线规划 . 公共市政设施规划 . 分期规划及远景构想 61第四部分城市设计 6116. 远景目标 6117. 城市设计原则 6118. 景观设计原则 6219. 北部滨海填海区 6220. 旅游中心区 6221. 南部港口填海区 62第五部分实施策略 6422. 泗礁岛规划实施关键点 6423. 实施的指导原则 6424. 项目开发的实施策略 6525. 政府部门的角色把握 . 主要的利益群体 . 政府得主要工作内容 6626. 土地开发模式 . 原则: . 开发模式: . 实施机制与组织形式 69第六部分城市营销 712005整合 721)关键要素——海岛型 722)焦点 723)成功战略 722010生态 731)关键要素——半岛型 732)焦点 733)成功战略 732020特色 741)关键要素——岛链型 742)焦点 743)成功战略 742050胜地 741)关键要素—海洋型 742)焦点 743)成功战略 75第一部分引言项目背景应嵊泗县建设局和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的邀请,我们荣幸地参加了嵊泗县泗礁岛城市总体概念规划的国际咨询工作。咨询工作从2004年3月开始,历时近3个月。本次文本为终期汇报说明。本次项目是在以下大背景提出的:长三角和大上海经济整体的迅猛发展为嵊泗带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国家海洋经济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由于嵊泗优越的海洋区位,必然将成为这一战略中重要的一环;上海国际深水港选址在西距泗礁岛36公里的大小洋山,这将对嵊泗的社会经济发生深远的影响;渔业资源呈现衰减态势,国家渔业捕捞零增长等一系列“限渔政策”的出台,以及中日、中韩渔业协定等国际限制,对于十分倚重海洋渔业的嵊泗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此前提下,我们开展了泗礁岛城市总体概念规划的研究工作。研究目的嵊泗对本次咨询工作提出以下的要求:“研究旨在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发展理念,借鉴世界各国海岛规划与建设的成功经验,综合协调风景区建设和保护、旅游、港口等多方面因素,为泗礁岛制定适合国情和岛情的特色概念规划,并营造魅力独特的空间形象。”我们的研究目的也将表述为:明确泗礁岛总体定位和发展战略;量身定做具有泗礁特色的总体规划;塑造独具魅力的泗礁岛的空间形象;提出可操作性的实施战略框架;提出整个泗礁城市营销的战略框架研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嵊泗县城镇体系规划(1999-2020)泗礁岛城市总体概念规划国际咨询文件浙江省嵊泗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嵊泗县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2001-2015)研究方法我们根据本次项目的特征,结合自身经验和资源,将使用两大方法完成这次的研究:第一,综合解决方案;第二,动态规划。综合解决方案综合解决方案是
泗礁岛概念性总体规划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