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古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数千年来,曾有许多民族活跃在各个时期的历史舞台上。经过长期的分化、融合和发展变化,最终形成今天汉族和55个少数民族并存的局面。 其中少数民族约占我国总人口的8%。从分布来看,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边疆地区。56个民族和睦相处,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我等和民族团结政策、尊重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尊重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鼓励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改革、加快发展少数民族经济建设等以帮助少数民族共同发展。 本课件中关于民族的分类,参考了《中国大百科全书》中的分类法。阿昌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陇川、梁河、潞西、盈江和保山地区的腾冲、施甸等县。阿昌族信仰多神和小乘佛教。他们以善种水稻著称,手工制品"户撒刀"远近闻名。阿昌族的乐器主要有葫芦箫、三月箫、铜口弦、三弦、象脚鼓、(铓)锣等。象脚舞是阿昌族最喜欢跳的舞蹈,一般是由敲击象脚鼓者和敲镲的两个人作为一对,同时可以组成几对,成双成对地匹配着跳。每一对的两个人始终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和方位,并且只能斜对着跳。在整个舞蹈过程中,随着音乐的节奏,每一对舞伴都要有规律地作双脚的前后左右的移动、跳跃和忽立忽蹲、忽进忽退的动作,身体也随之一起一伏。跳到起劲时,人们嘴中不时发出"哦-呵可"的欢叫声。主要的传统节日是会街节。在国庆节前后的三天举行。其中耍青龙、玩白象,是会街节期间最隆重、最精彩的娱乐活动。白族主要聚居于云南省西部,尤以大理白族自治州为集中,其余散居于云南省其他地方和四川、贵州等省。白族信仰佛教,主要从事农业和渔业。他们聚居地是我国西南地区的主要产粮区之一。白族是个古老的民族,有着自己光辉灿烂的科学文化。在天文、历法、气象、医学、文学等领域都有许多发明创造和优秀作品。大理崇圣寺三塔,剑川石宝山石窟造像,《南诏中兴国史画卷》、《大理画卷》等都显示了白族人民悠久的历史和在建筑、雕刻、绘画等方面的卓越才能。主要节日有一年一度的“三月街”(夏历三月举行),火把节(每年夏历六月二十五日举行),和绕三灵(每年农历四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五日举行)。保安族主要分布在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仰伊斯兰教,在家庭生活习俗及社会等方面与当地回、东乡等民族大体相同。保安腰刀非常有名,刀刃坚韧、锋利,工艺精湛,样式美观,享誉曲、号子、小调等。其“花儿”在回汉花儿德基础上,又吸收了蒙古族、藏族民歌的艺术特点,高亢嘹亮,并带有颤音,又低转高,婉转动听,独具特色。打五枪是保安族的传统体育和娱乐活动。比赛前,三庄各自推举的骑手们先把引火帽装进缠于额头上的花布火药带内,内有5只拇指粗的牛角管,管内装有火药。骑手们在起跑线前持抢上马。号令一下,只见他们在奔驰的马背上左手持枪,右手装火药,取装引火帽、射击等。在到达终点之前,谁先连续射完5枪谁就是第一名。布朗族布朗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勐海县。信奉多神,信仰小乘佛教。布朗族地处海拔1500米至2300米的亚热带山区,盛产桐油、香樟等经济林木。布朗人以农业为主,种植旱稻、棉花与茶叶,其聚居地是驰名中外的普洱茶原料产地之一。布朗人喜欢歌舞,每逢年节总要纵声高唱,翩翩起舞,欢乐到深夜。他们的曲调主要分为说、空、生、缀调。说调:由小三弦伴奏,唱起来激越而抒情,富有青春的活力,一般用以歌唱热烈的爱情。空调:这是一种对歌调,往往天南地北地对唱,唱生产、爱情、故事等等。生调:由小三弦伴奏,一般是唱风俗、爱情和劳动的愉快。缀调:一般是在喜庆时喝,唱历史、颂词、故事或爱情等。圆圈舞是布朗青年最热衷的集体舞。跳舞时先由能歌善舞的“冒少头”领舞,伴随着(铓)锣与象脚鼓的节奏,姑娘们自动围成一圈,边跳边朝逆时针方向移动脚步。舞姿轻盈而优美。一群小伙子在里圈作虎步跳跃,他们时而分散与姑娘轻声对唱,时而聚合临摹动物行为舞蹈,如此反复循环,尽情抒发心中的喜悦。“赛丁”(布朗琴)是他们的特色弹拨乐器。主要用于民歌伴奏,特别是男女对唱情歌时更是必不可少,也可独奏。弹奏技巧以弹、挑、滚为主。音色清脆、悠扬,为布朗族群众所喜爱。主要节日为“厚南节”,每逢农历三月清明节后7日举行,主要活动是相互泼水。布依族布依族主要聚居在贵州省黔西南两个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以及贵州的都匀、独山、平塘、镇宁等10个县(市)。布依族是云贵高原东南部的土著居民,崇信多神。以农业为主,种值水稻的历史较为悠久。红水河流域还是中国重要林区之一。黄果树瀑布、贵阳花溪、安顺“龙宫”溶洞、盘江铁索桥是布依族著名的旅游景点。盘歌是布依族传统民歌。是借用唱歌的形式盘问对方一些事物的歌。延长盘歌能体现歌手们随机应变的才能。盘歌范围广泛,天文、地理、山川草木等,都可做盘歌的内容。另外,唱歌猜谜语也是盘歌的一种形式。查白歌节是
五十六个民族简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