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幸福人生怎样的人生才算是幸福的呢?幼时的我认为整天待在父母身边的人生是幸福的;小学时的我认为每天无作业的人生是幸福;中学时的我认为大学“零管束”的人生才是惬意幸福的;现在,我已成为一个准大学生——完全自由身,却开始为各种活动奔波劳累,频频上演了繁重高中极少发生的“作业拖欠”,而心里依然异常的空虚和无聊。唉,开始怀念高中的生活了,紧张却秩序井然。或是干脆回到襁褓中的婴儿,幸福的只把吃饭、睡觉当义务。但那一个个被爱包裹的小身体分明地无一例外地伸展稚嫩的双臂,极力挣脱母亲的怀抱,双眼炽热的期待着地面。想必,那时我心中渴求的幸福是脚踩大地、自由摸索吧?不管是什么,至少可以确认一点,那就是我从未对自己的生活感到完全的满足。或许幸福的人生只是一个美好的假想,而现实与梦想之间是有不可逾越的差距的。等等,作为一个当代大学生,作为一个21世纪所需人才,怎么能这样消极?我必须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找寻幸福!于是向老妈抱怨求助,只听她一声无奈的叹息,讥讽道:“你啊,就是骆驼,,总喜欢别人的。高中生活好?我可是因为听了你三年对高中的激烈批判,耳朵长茧啦!……”听着数落,几轮“对骂”下来,心情无限宽畅。越来越喜欢听父母的苛责和唠叨了,有时没事也故意打回家找顿骂,心里竟有一种被虐待的快感,不禁怀疑自己是否心理健全!累了,烦了,只要一听那声音,或关切,或指责,或安慰,或嘲笑,话语中的总有那一丝关爱和牵挂,让我瞬时卸下包袱,暖暖的感受他们的爱。一人在外,远方的牵挂,像一股暖流,从远方发起,从心底冒出,源源不断,温暖着你。于是一直渴望独立的人现在却想再次依赖,感受那份牵挂和被牵挂的温馨。这,就是幸福呀!亲情、友情、爱情,一条多么神奇的纽带啊!明明毫无联系的两人,却因为“感情”两字相互牵连、寄托。对于前两者,感激上苍,我已深深体会,深深受益,深深感激。我时常在想,生活可以简单得是一座房子,情感是我们房子中赖以生存的空气,随时给予我们温暖,第一时间感受我们的喜怒哀乐。存在时最容易被忽略,但缺失时却是窒息的难受。轻松愉快的友情,热情浓烈的爱情,体贴温馨的亲情,但大学总还缺点什么。生活没有重心,整日飘飘荡荡。就像房子缺少一盏明灯,看不清奋斗的方向。随着高考一大使命的终结,学生身份依旧的我,生活没有了盼头,也就失去了所谓的希望,变得迷茫而懒散,再拾不起那满怀激情的冲劲。不过人总应该对自己有所要求。我回到书桌旁,打开日记本,郑重写下自己的大学目标:,吸取他们的优点2阅读各领域书籍,扩充知识面,并重点致力心理学和哲学3学好专业课,夯实理论基础4掌握一口流利的英语5积极参加各类活动,自身能力全面发展再是我的终极目标:1成为一个“大写”的人,有道德感、责任感、集体感,对朋友热心,对长辈孝顺2成为一个“大写”的工作人,强的工作能力和强的职业超守当我写下这两个目标,顿时感觉全身充满力量。头上那一盏明灯点亮,驱赶了黑暗,还有迷茫。方向以定,幸福生活的另一要素,呼之欲出——个人努力。它以一个房内摆设的角色隆重登场,温暖明亮的氛围下,生活品质怎样全在个人努力。大学之后,最大的变化(准确应该说是退化),就是愈加依赖明天。突然少了管束和唠叨,自控力却依旧沉睡,小说、发呆席卷而来,导致事情一拖再拖,今天永远只能偿还昨天的债,而今天的任务遥遥无期。我经常在
论幸福人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