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比教学设计生活中的比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 2、认识比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读写比,会求比值。 3、理解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体会事物之间的联系。 4、能利用比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感觉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教学重点:理解比的意义,了解比的各部分名称。教学难点:理解比的意义。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引入师: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到“比”字,你认识的“比”有哪些? 生:比胖瘦。生:比大小。生:足球赛中的5比3。师:为了更好地认识“比”,我请教了词典,它告诉我“比”字的4项意思1)比较量的高低、长短、远近、好坏等;(2)能够相匹;(3)表示比赛双方胜负的对比;(4)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分数等关系。第1项意思,刚才同学们已经举了很多数学中比的例子;第2项意思一般在语文中用的比较多,如:今非昔比、无与伦比等;第3项意思是生活中的比。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比”的第4项意思(全班轻声齐读)。二、提供实例,感受“比”的意义(情景一)投影出示淘气的相片。师:这是我们熟悉的小伙伴——淘气。智慧老爷爷帮他制作了一些相片。同学们仔细观赏图片,看看哪几张和图A比较像? 生:图B、图D和图A比较像。师;那谁能说说图C和图E为什么与图A不像呢? 生:图C变矮变胖了,图E变长变瘦了。师:那图B和图D为什么会像?它们之间有什么秘密?会和什么有关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出示课本探究活动的图) 师:为了更好的弄清这些图片为什么像又为什么不像?老师把这些图片的长方形画在方格纸上。师:长方形的大小与谁有关? 生:与长方形的长和宽有关。师:对,刚才,我们是用眼睛直接判断出像与不像,现在能不能通过算式来研究这些长方形的长和宽到底有什么关系,使得这些图片有的像有的不像。师:这张图中的方格每一格的长是1厘米,请同学们打开书本第66页,完成下面的做一做。(出示幻灯片) 做一做 ,在方格图中数出每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并填在书上. , (1)分别算出A、B、D三个长方形的长是宽的几倍? (或宽是长的几分之几?) (2)长方形D的长是A的长的几倍?D的宽又是A的宽几倍? (3)长方形B的长是A的长的几分之几? B的宽又是A的宽几分之几? ,你能发现图片中像与不像的秘密吗? 学生计算、观察、讨论,教师巡视,了解各小组讨论的情况,并加以指导。学生汇报研究成果: 师:通过刚才的研究你能说说这些图片像与不像的秘密吗? 生:我们发现其实图B是将图A的长和宽都缩小为原来的1/2得到的,图形的大小变化了,但不变形。生:图C是将图A的长扩大为原来的2倍,宽缩小为原来的1/2得到的图形的大小变化了,但变形了。师:我们将不变形的图A、B、D的长和宽进行比较: 师:谁说一下其他你发现了这几个长方形长和宽的关系? 学生口述,教师板书:6÷4=÷2=÷8= 师:你们还发现了什么? 生:。生:长和宽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图形的大小变化了,但不变形。师:根据上面的计算和发现,因此小明把图A、B、D分为一类是正确的! 师:刚才大家都学得很好,下面请大家观察黑板的算式,这些算式都是用什么运算方法计算来发现长方形长与宽之间的关系的。生:用除法。师:对,其实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很多是用除法来
生活中的比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