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一、土地制度的演变(公有制私有制)1、原始社会:氏族公社土地公有制2、奴隶社会:井田制3、封建社会:封建土地私有制奴隶社会的井田制——土地国有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诗经·小雅》奴隶社会的井田制——土地国有制1、特点:①一切土地属于国家;②受封贵族只有使用权,不得转让或买卖,要向国王交纳贡赋;③由奴隶和庶民集体耕种④形同井字3、瓦解原因:2、瓦解过程:鲁国初税亩,秦国商鞅变法生产力的发展;封建社会——封建土地私有制1、形式:国有土地制、地主私有制、小农私有制2、特点: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和转让3、土地兼并问题:①影响:贫富分化②政策:抑制兼并北魏到唐:均田制明:鱼鳞图册激化矛盾社会动荡二、重农抑商政策重视农业抑制商业和手工业二、重农抑商政策2、措施:1、提出:战国商鞅首倡①汉武帝推行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物价管理、征收重税等②明清固守,实行专卖制度,加征商税。3、目的:②确保赋役征派,巩固封建统治。①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抑制豪强,巩固国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萌芽二、重农抑商政策4、评价:①割裂三个行业的联系,不利于商业、农业、手工业发展②巩固政权积极消极①促进农业经济发展②阻碍社会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三、海禁和闭关锁国1、明朝的“海禁”:①含义:禁止官民私自下海(对内防范)②原因:防范倭患2、清朝的“闭关锁国”:①含义:严格限制外商来华(对外防御)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根本原因)对付西方殖民扩张②原因:对付抗清斗争3、“闭关锁国”的评价: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使中国与世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清政府在实行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之时,西方已经进入到一个全新的新时代。
我国古代的经济政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