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康熙与西学.docx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康熙与西学在中国古代众多的帝王中,清朝的康熙皇帝是惟一认真学习过西方科学的皇帝。康熙对西学的兴趣相当广泛,涉及到数学、天文、地理和医学等诸多方面。他通过学习,吸收了欧洲天文、数学、地理等许多方面的知识,并主持了几项大规模的科学活动。在他生活过的紫禁城中,至今仍留有上百件他学习和从事科技活动的仪器。康熙通过对西洋科技的学习,知识日渐丰富,他将所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达到相当精深的水平。康熙早年经常到京城的观象台观测天象,并准确地计算出某日某时日晷表上所显示的日影的位置,指出钦天监在天文推算中的错误。在康熙五十年《清圣祖实录》中可以看到,康熙曾对大臣们生动地说:对天文历法我一向留心。西洋的历法,大致是不会错的,但具体细节上,时间久了也不可能没有差错。今年的夏至,钦天监报的是午正三刻,我算的是午初三刻九分,对于眼前的小问题不注意,几十年下来积累的错误就会更加多了。康熙的数学水平,已经达到了对当时的学术成就,进行准确评判的程度。1689年,清初大数学家梅文鼎写了《历算疑问》一书,呈送到宫中,康熙说:“朕留心历算多年,此事朕能决其是非。”在天文学方面,康熙年间御制的象牙计算尺,在数学史上被称为“甘特式计算尺”,这台手摇计算机就是康熙年间御制的,属于当时清宫的自制科技产品,而且将原有的加减二法增加到加减乘除四法,还独创了横排筹式计算法等。所以,那台手摇计算机一直为外界所瞩目。康熙皇帝对自然科学产生兴趣,这和他亲政之前处理的那场天文历法案件有直接关系。这场天文历法的争论,实质上是先进的科学思想和陈旧的保守思想之间的斗争,反映了东西方对自然科学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传教士汤若望和南怀仁都曾经在意大利的神学院接受过系统的近代科学教育,他们依据欧洲通用的几何学原理,计算天象,校正了明代历法中的偏差。不过这种善意的举动,反而遭到了清廷内部以吴明煊、杨光先为首的一批守旧官员的攻击。他们对天文历法方面的知识懂得很少,还说,明朝垮台就是汤若望修正历法造成的,还聚众诬告汤若望等人图谋不轨,借助辅政大臣鳌拜的势力,把汤若望送进了监狱。正在这时(康熙七年),北京发生了大地震,南怀仁预测到了这次地震,而吴明煊、杨光先却没有预测到,南怀仁抓住机会,怀着对汤若望深切的同情以及对吴明煊等人不法行为的极端愤慨,终于将一纸诉状递到了当时尚未亲政的少年皇帝康熙手上。为明断是非,康熙特下令南怀仁和杨先光到午门广场,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各自用自己的测算方法,测算正午时间日晷表上所显示出日影的长度,结果南怀仁的计算准确无误,而杨光先等人却没测算出来。康熙当场宣布了汤若望事件纯属诬陷行为。这场天文历法之争,康熙不但处理的非常成功,而且从中感受到了西洋科学合理性,并促使他对自然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毅然打破国籍的限制,任命南怀仁为钦天监监副,全权主管钦天监,把掌管天文历法方面的大权完全交给了这个外国人的手里。南怀仁上任不久,就为自己所任职部门制造了6架精密的天文观测仪。这些精密的仪器,至今依然矗立在古观象台上,成为今天北京一道独特的风景。而天文数学的精确与神奇,激发了康熙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法国传教士白晋在他所著的《康熙大帝》一书中这样写到:在五、六个月的时间里,康熙已经掌握了几何学,能够随时说出他所画的几何图形的定理及其证明过程。他对我们说,《几何原本》他至少读了二十遍。法国传教士洪若翰致拉雪兹神父的信中又

康熙与西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雾里行舟
  • 文件大小18 KB
  • 时间2019-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