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与理学王踵翰明末清初是中国封建社会晚期的一个重要时期满族文化即在这一时期内孕育壮大而成长起来所谓满族文化是由其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和蒙古朝鲜等其它民族的文化特别是先进的汉文化在历史长河中相互交流相互吸收而逐渐形成的清朝第二代皇帝圣祖玄烨通称康熙就是一个了不起的具有卓越贡献的突出代表人物他君临中原年在最初一年间以雄才大略足智多谋励精图治的气魄坚韧不拔的精神扭转了明末以降封建政治经济衰退腐朽的不景气局面从而使当时社会生产得到较快的恢复和发展在此基础上康熙用全力平定了三藩和噶尔丹对后藏的分裂活动收复了被荷兰霸占数十年之久的台湾并抑制了沙俄蚕食北疆的狂妄企图为建成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奠定了坚实基础使之比以往历代王朝都更加政治巩固社会发展和经济繁荣说他是历史上一位守成之君而兼有开创之勋的帝王是当之无愧的康熙朝前期的政治局势既如上述今仅就这一时期康熙与理学之关系特别是康熙提倡理学的历史时代背景当时理学家的言行和康熙本人心目中所向往的真正理学家诸方面问题依次分别予以阐述一提倡理学的历史时代背景清朝入关伊始西有大顺大西农民军余部的威胁东有郑成功张煌言海上抗清武装的侵扰南有弘光隆武永历诸政权的对峙相抗在这种三面受敌的不利情况之下满族统治者大力笼络限制利用广大汉族的士绅官僚阶层显然是一项十分明智而又必要的措施大约经历多年的时间全国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西南农民军联明抗清斗争以失败告终台湾孤岛抗清据点最后倾覆民族矛盾因而随之缓和清政府对北方和中康熙与理学原的统治力量相继加强摆在清统治者面前的任务是如何挽回明末清初这一段时间内社会秩序崩溃政治纷乱人心涣散士风败坏上下争权夺利的腐朽不堪局面清初学者把问题归咎于明季姚江王阳明守仁致良知之说造成一般士子猖狂自肆如狂禅一派以至于满街皆是圣人酒色财气不碍菩提路黄宗羲有言明人讲学袭《语录》糟粕不以六经为根抵束书而从事于游谈顾炎武引王世贞之言曰今之学者偶有所窥则欲尽废先儒之说而驾其上不学则借一贯之言以文其陋无行则逃之性命之乡以使人不可谙之后认为王世贞此三言者尽当日之情事矣陆陇其曰王氏之学遍天下几以圣人复起而古先圣贤下学上达之遗法灭裂无余学术坏而风俗随之其弊也至于荡轶礼法蔑视伦常天下之人患唯横肆不复自安龄规矩绳墨之内而百病交作至于〔天〕启〔崇〕祯之际风俗愈坏礼义扫地以至于不可收拾是黄顾陆辈直以明之亡亡于王氏之理学也康熙六年年著名理学家熊赐履上奏学校极其废弛而文教因之日衰也?士子惟揣摩举业为弋科名掇富贵之具不知读书讲学求圣贤理道之归高明者或泛滥于百家沉沦龄二氏释道斯道沦晦未有甚放此时者也乞责成学院学道统率士子讲明正学将简儒臣使司成均则道术以明教化大行人才日出矣又妙选天下英俊使之陪侍法从朝夕献纳毋徒事讲惺之虚文毋徒应经筵之故事毋以寒暑有辍毋以晨夕有间于是考诸六经之文监于历代之迹实体诸身心以为敷政出治之本熊氏这些主张立即得到康熙的嘉许和重视这不膏是清史上一个划时代的重要转折点熊氏公开提出敷政出治之本在考诸六经之文监朴历代之迹实体诸身心等于替康熙之讲明经术提倡新理学亦即新儒学指出了一条切实可行而巫待付诸实施的方案和政策所以后人不得不承认夫有明末之空疏始有清初之敦实有明末之蔑视读书始有清初之提倡经术有明末之轻忽践履始有清初之注重躬行在在皆明学反动之结果也故清代学术之成立在消极方面言之明季之学风实为其重大之背境也其中所说明学和明季之学风就是指明末王阳明学派
康熙与理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