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汉宫秋》与《昭君出塞》比较.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汉宫秋》与《昭君出塞》比较马致远的《汉宫秋》与陈与郊的《昭君出塞》同是以“昭君出塞”为题材,但是由于作家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其剧中对故事情节的描写以及对人物形象的刻画都有很多不同,下面就分别论述。一、故事情节关于昭君出塞,史实见于《汉书·元帝纪》载:“竟宁元年春正月,匈奴呼韩邪单于来朝。诏曰:匈奴⋯⋯呼韩邪单于不忘恩德,向慕礼义,复修朝贺之礼,愿保塞传之无穷,边垂长无兵革之事。其改元为竟宁,赐单于待诏掖庭王嫱为阏氏。”《汉书·匈奴传》也记载云:“竟宁元年,单于复入朝⋯⋯自言愿婿汉氏以自亲。元帝以后官良家子王嫱字昭君赐单于⋯⋯王昭君号宁胡阏氏,生一男伊屠智牙师,为右日逐王。”这是昭君故事的本来面目,在这里昭君不是元帝的妃子,而只是个待诏,她是在汉匈和亲的历史背景下,作为礼物赐给匈奴呼韩邪单于的。范晔的《后汉书·南匈奴传》丰富了这一故事的内容和悲剧色彩,但基本事迹未变:“昭君字嫱,南郡人也。初,元帝时,以良家子选人掖庭。时呼韩邪来朝,帝敕以宫女五人赐之。昭君入宫数岁,不得见御,积悲怨,乃请掖庭令求行。呼韩邪临辞大会,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影徘徊,悚动左右。帝见大惊,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遂与匈奴。”它与《汉书》的记载相比,增加了对昭君美丽容颜的描写和昭君“积悲怨”而负气“求行”的情节,虽说极为简略,却勾勒出了昭君的基本形象和性格,为后人留下了极大的想象空间。昭君的传说自晋代葛洪《西京杂记》开始流传:昭君因美貌不肯行贿画工,被丑化画像而被遣送出塞和番,临别时汉元帝才发现昭君为后宫第一美貌,追究画工,杀死毛延寿等人。以上是昭君故事的流传和发展,可以说到了元代故事情节已经发展的比较成熟了。但是马致远的《汉宫秋》不是对昭君故事的简单重复,而是根据自己的创作需要对史实进行了大量的艺术加工他处于元代异族的统治之下,有感于汉民族的衰微,在剧本中把当时汉强番弱的形势改为汉弱番强、匈奴大兵压境的历史背景,改变了昭君和亲的原始意义,剧中汉王室忍辱屈从,反映了剧烈的民族矛盾,从而抒发自己心中对汉室的想念,寄托自己对汉民族强大的希望。$#%作者在剧中虚构了一个贪贿的中大夫兼画师毛延寿,并把他塑造成奸臣的形象。毛延寿是一个“大块黄金任意挝”的贪官,因向王昭君索要百两黄金未得而点破美人图,使昭君十年不得见御。当汉元帝发现昭君的美貌要向毛延寿兴师问罪时,毛延寿又携带昭君图叛逃,把图像献给匈奴王。匈奴王按图指名,强行“求索王昭君”,直到昭君死后,匈奴王后悔不迭,知道是毛延寿从中作祟,才把毛延寿献给汉朝,明正典刑。剧中的毛延寿就不仅仅只是一个画师,而是误国的贪官、奸臣。将王昭君的出身由“良家子”具体化为“庄农人家”,把王昭君“待诏”“宫女”的身份改为贵妃;把王昭君直到出塞前才得以与元帝见面改为两人此前已相遇且成为了一见钟情的爱侣,并虚构了他们从相遇、热恋到生死离别的爱情悲剧。把王昭君出塞后与单于生有一子二女,最后终老匈奴改为投江殉国。这些情节的修改不但使故事更加丰富、耐人寻味,更重要是深化了人物形象,使每个形象都给人以深刻的感受。陈与郊的《昭君出塞》剧作以汉元帝宣召昭君上殿遣嫁匈奴单于始,以昭君出塞终。剧作很短,只有!"支曲调,情节也比较简单。情节基本上重复以往的模式,故事一开始就是汉元帝遣嫁王昭君让宫女通告,王昭君仍是宫廷的一个待诏,没有什么身份地位,她所期望的只

《汉宫秋》与《昭君出塞》比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tswng35
  • 文件大小33 KB
  • 时间2019-01-28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