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亿资管大变局包括规范资金池、设定杠杆水平、打破刚性兑付等多项要求,总基调是严监管,但也留有余地和弹性。下载论文网酝酿已久的资管行业新规迎来关键一步。 11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和外汇局联合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意味着资产管理行业统一监管标准即将问世。这是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成立后,第一个关于混业监管、监管协调的文件。针对这几年金融业累积的影子银行、刚性兑付、杠杆率过高、金融系统性风险等问题,大资管是控制这些风险的一个有效抓手。按照征求意见稿所述,我国资产管理业存在部分业务发展不规范、多层嵌套、刚性兑付、规避金融监管和宏观调控等问题。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此举是为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统一同类资产管理产品监管标准,有效防范和控制金融风险,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实体经济,更好地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从去年底开始,金融市场屡有传闻称有关资产管理的监管规则将出台,在此番征求意见稿面世前,金融机构有关资产管理业务的调整其实早已陆续展开。面对史上最强的资管新政即将落地,各家机构看上去都比较淡定。“监管部门给足了过渡期,并且采取新老划断的原则,因此不会有太大的市场波动。只是未来监管套利空间会越来越小,资产管理业务将回归‘受人之托、代客理财’的本质,行业分化将越来越严重。”一位股份制银行资产管理部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围绕征求意见稿来看,包括规范资金池、设定杠杆水平、打破刚性兑付等多项要求,总基调是严监管,但也留有余地和弹性。此举在业界看来,更有利于资产管理业务长远发展。资管扩张风险隐忧自2012年开始,资管行业经历了几轮监管放松,创新业务不断涌现。其中包括银行同业业务爆发、支持券商创新、险资投资渠道放宽等。尤其是银行遭遇利率市场化冲击、?J款规模受控等因素影响,使得银行成为资管行业最有力的“搅局者”,整个资管行业也真正进入“大”时代。“银行+信托”、“银行+证券”、“银行+信托+证券”、“基金+信托”等互为通道、交互嵌套的跨界融合十分普遍,形成了日益深化的混业经营。根据基金业协会统计,截至2017年6月底,基金、资金信托、银行非理财、保险资管等全社会各类资产管理业务总规模达万亿元。较2016年底的万亿元增长万亿元。行业整体规模已接近百万亿级。快速扩张带来了一些新的金融风险,监管部门随即意识到资管业务混业经营的实质以及其存在的多层嵌套、监管套利、杠杆不清、套利严重、投机频繁等问题。 2016年以来,监管层纷纷出台新规,对产品设计、杠杆要求、通道设置等提出了更严格的限制。银监会分别发布了82号文和银行理财新规征求意见稿,分别规范信贷资产收益权转让和银行理财产品。证券业“新八条”对私募资产管理业务进行了规范,并以两份基金子公司监管文件限定了通道业务。保监会也出台了两份文件,先是清理现有的通道业务,又对保险资管产品提出了强化版的监管要求。上述由“一行三会一局”联合发布的征求意见稿,从统一监管的角度对资产管理实现了纲领性监管。新规几大重点征求意见稿共二十九条,过万字,从产品分类、投资者界定、金融机构资质到投资要求、信息披露、风险隔离,再到监管原则、监管分工、组织实施等都有明确要求,不仅是资产管理行业最全的监管政策,也对一些颇具争议的业务提出了明确要求。首先,征求意见稿对“刚性兑付”
百万亿资管大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