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广州深化战略定位的思考【摘要】今年的全国两会,“粤港澳大湾区”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上升为国家战略。粤港澳大湾区成为继纽约弯区、旧金山弯区、东京弯区等一流湾区之后的世界第四大湾区。在地图上,把广州、香港、澳门画一个三角形,可以看到南沙刚好在三角形的中间,距离珠三角两岸和港澳“9+2”城市最近,是连接弯区城市群的交通枢纽,亦是大湾区核心中的核心。本文从南沙国家新区、自贸片区“双区叠加”的地域优势出发,结合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历史契机,通过对广州在既有优势下深化战略定位问题研究,探讨广州如何利用南沙优势在国家全面开放新格局背景下发挥更关键的作用。下载论文网/3/ 【关键词】十九大报告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这些战略部署备受各界关注。2017年10月19日,广东代表团讨论19大报告时,广州市委书记任学锋表示,要按照报告提出的“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要求,在新的起点上,以改革创新精神探索建设南沙自由贸易港,推进南沙开发建设取得新的突破,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深度合作示范区。一、广州南沙新区战略地位明显位于广州最南端、珠江出海口和珠三角地理几何中心的南沙,连通港澳,服务内地,区位和港口上禀赋突出。国务院在对《广州南沙新区发展规划》的批复中要求南沙新区在全面推动珠三角转型升级、促进港澳地区长期繁荣稳定、构建我国开放型经济新格局中发挥更大作用,建成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2016年8月中共广州市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中,广州首次明确提出“要建设南沙为城市副中心”。目前南沙新区集国家战略新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广州城市副中心、保税港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广东省实施CEPA先行先试综合示范区功能于一体,依托国家自由贸易区战略,是我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南沙得天独厚的区位条件,坚实的产业基础,巨大的发展潜力,广阔的区域辐射范围,紧密联系港澳,依托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为南沙新区带来新的发展契机“粤港澳大湾区”在今年两会上被正式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上升为国家战略。粤港澳大湾区指的是”9+2”,由“广州、佛山、肇庆、深圳、东莞、惠州、珠海、中山、江门”9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形成的城市群,定位是世界级城市群。从区位上看,以广州、香港和澳门为点画一个三角形,恰好覆盖大湾区9个城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三角中心恰好落在广州南沙新区。南沙不仅是湾区的几何中心,也是珠江入海口,是连接粤东、粤西的重要枢纽,轨道交通便捷,经南沙到弯区其他8市和港澳,可实现一小时内通达。优越的地理位置加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历史机遇,南沙新区有望在对接“一带一路”,加强国际经贸合作以及区域城市联动发展中发挥更积极的角色。南沙新区有必要对自身提出更高的战略定位:既是国家新区、自贸片区、广州城市副中心,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门户城市,更是国家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的核心枢纽。南沙需把握历史新机遇,践行新发展理念,将发展推向新高度、新境界。三、新形势下广州南沙新区发展的战略重点 2017年4月7日,国家发改委制定印发了《2017年国家级新区体制机制创新工作要点》。其中,广州南沙新区的
粤港澳大湾区建背景下广州深化战略定位的思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