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一:北京将全面建设“15分钟便民服务圈”,百姓只要步行15分钟就可以享受到社区卫生、养老、就学以及到便民菜站购物等一系列的服务。全、市社会办主任宋贵伦表示,今年,北京将用市社会建设专项资金购买300个社会服务项目,包括基本公共服务项目、社会公益项目、社区便民服务项目、社会管理服务项目和决策研究项目等五个方面。其中,便民服务是一个重要方面。宋贵伦称,去年,北京原本计划在全市先选择50个社区作为“15分钟便民服务圈”的试点,而最终,去年一共建成174个社区试点。今年,北京计划再在全市100个社区推行“15分钟便民服务圈”,可能最后还会超过这个数量。“十二五”期间,在城市社区中,将有60%的社区被纳入到“15分钟便民服务圈”的范围内。宋贵伦说,社区服务的第一步是实现规范化建设,第二步是落实《社区基本公共服务指导目录》,第三步是建成“15分钟便民服务圈”。这是一个由初级到中级再到高级逐步提高服务水平、逐步完善服务内容的工作步骤,通过建设“15分钟便民服务圈”,让北京社区百姓生活得更方便、更幸福。资料二:如果你遇到抽不出身办理政务或生活上的小急事时,“社区15分钟服务圈”可帮你,上述两个场景就是“社区15分钟服务圈”提供的生活服务和政务服务的两个画面。这是记者在伊宁市墩买里街道玛勒巴扎社区采访时发现的。 据了解,玛勒巴扎社区推出的“社区15分钟服务圈”,是在整合社区各类资源的基础上,提供上门服务、方便生活五大服务圈,包括依托社区服务大厅、365工作室、社区困难职工帮扶站的政务服务圈;以社区超市、美发为平台的生活服务圈;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药店、诊所为基础的卫生服务圈;以社区图书室、乒乓球室、文化活动室为场所的文化服务圈;以社区警务室、社区治保室、社区司法调解室为基础的平安服务圈。 伊宁市墩买里街道副主任肖霞介绍,受北京市“一刻钟生活服务”的启发,今年6月,墩买里街道党工委在全市首次提出“社区15分钟服务圈”机制,并选择玛勒巴扎社区进行试点,运行到现在居民普遍反映很好,“小基层、大服务”的社区新标准提升了首府居民在中心城市的生活品质。 7月27日,记者走进玛勒巴扎社区服务大厅看到,除了基本的社区政务服务,还设置了移动、电信等通讯行业的缴费处,服务台上还摆放着“社区15分钟服务圈”指南小册子,上面详细列出了社区五大服务圈的分布示意图、指定门店、活动室、联系人、联系电话,一目了然,需要什么服务一个电话就可完成。玛勒巴扎社区主任张诚说,“社区15分钟服务圈”就是社区居民步行15分钟就能享受到购物、餐饮、家政、文体娱乐、医疗卫生等基本生活服务。目前,玛勒巴扎“社区15分钟服务圈”指定门店涉及7大类、18家商业网点。张诚还特别说道:“尤其受到老人和行动不便人员及独居人士的欢迎,像美发、政务、生活等,孩子们则是来社区看书、打乒乓球等,各有所需,社区的各类需求基本都能满足。” 作为“社区15分钟服务圈”指定商户吴兵仁表示:“挂牌后,自己更加注重诚信经营了,顾客来我这儿购物挺放心的,加入这个圈有好处。”资料三:近几年来,沧浪区以幸福社区建设为抓手,将现代科技手段、信息技术大量运用在社区管理和社区服务之中。积极创设5个“15”分钟生活服务圈。即: 15分钟社区服务圈。纵深推进社区服务业“863”计划。借鉴“居家乐”养
15分钟便民服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