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交往德性论-伦理学专业论文.docx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5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目 录摘 要 ..IAbstract ..III文献综述 .1第1章绪论 3第2章交往德性何以可能? . 传统德性论的困境 .. .. .j . .. 14第3章交往德性的内在逻辑 出自义务的交往德性 .. .. 出自权利的交往德性 .. .. _. .. 27第4章交往德性的实践 .. ,. . .. . .. ..:尊重、保障和实现权利 :遵循商谈程序 ..::人类权利困境的可能性出路 ..39参考文献 41致 谢 .45在校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470▲.摘要交往德性论伦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郭晓林指导教师任丑副教授摘 要有限的理性存在者(人),其存在范式历来颇有争议,本体论试图从各种存在形态中提升一种形态来作为存在的范式研究人的存在问题。交往作为人类存在的一种形态,在哈贝马斯处被提升到与社会各层面都有关系的存在形态。然而,人的交往行动并非仅仅局限于社会界,它还与自然界有相互促动和往来的关系,因此,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将人的自然性和自由统一在人类的活动之中,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在于作用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以及应对自然和社会对人类的作用。人类总是与自然和社会不断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munication)活动。首先,交往是意志、信息、力量、能量等的双向交互式的交流、让渡、重组与分享;其次,交往是人类直面困境和机遇,传承和超越的存在范式;进而,这种存在本质上规定了人的权利、义务和责任。既然交往作为人类存在的根本范式,则交往德性就理应具有更加普遍的价值意义和实践意义。从超越传统德性论的角度,我认为,交往德性应该是出自道德并合于道德的力量,它既不同于传统德性论的独白与形式化的空洞,又呼应着应用伦理学勃兴后伦理境遇的变化,特别是应用伦理学各分支学科之间难以通融的窘境需要理论上对普遍性的确立,交往德性无疑可以成为普遍性的理论基点。德性是交往的价值基准,交往德性为人类交往奠定价值基准的同时也是对传-统德性论的超越。交往德性,作为一种义务,建立在伦理主体自由和权利的相生U‘ 关系中,已超越了表象,作为普遍的道德情感和实践原则,.植入了伦理主体权利诉求对法则的敬重之中。交往德性也就从形式化准则的“多”进入到普遍化法则的“一”,为交往权利奠定了坚实的价值基准,为交往行动在法律底线之上从被动保障最低程度的“坏”进而追求最高程度的“善”建立了自由的藩篱。交往德性的实践本质在于揭示交往是人类根本的道德实践。交往德性的策略则,义务与权利的统合则是交往德性的目的原则。逻辑理路也就使交往德性的实践有了终极归宿,即交往德性是权利实现的人性基础、理念基础和价值基础,这乃是权利实现的路基,也就回答了交往德性其实就是伦理学对“应当"的追寻,交往德性的根基也就在于人类的应当选择乃是尊重和保障人权。关键词:交往德性 价值基准 实践本质 实践原则权利川-|句4•‘..Abs仃actInteractiontheoryofvirtueMasterofMajorofEthics-GuoXiaolinSupervisor:AssociateProfessorRenChouAbstractLimitedrationalbeings(people),paradigmofwhoseexistencehasalwaysbeencontroversial,munication,asaformofhumanexistence,,

交往德性论-伦理学专业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z_198613
  • 文件大小5.68 MB
  • 时间2019-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