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
!
浅析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
刘铮
(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营业管理部,山东济南!"###$)
摘要:$%&’年为了让中央银行掌握相当的信贷资金,我国建立了存款准备金制度。本文就准备
金付息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存款准备金付息制度对我国商业银行市场化的影响及取消准备金付息制
度的改革设想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制度;存款准备金付息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我国在&# 年代中期,实行了存款准备金制度。力,缩小货币乘数作用。我国的广义货币乘数一直
它作为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之一,强制性要只有! /-" 0 ! /%-,$%%& 年) 月中央银行改革了存款
求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按规定比率上缴存款准准备金制度,将法定准备金账户和备付金账户合二
备金。中央银行通过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以增加为一,并将法定准备金率由$) . 下调到& . ,$%%% 年
或减少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以收缩或扩张信用,实$$ 月又调低至- . ,才使广义货币乘数有所放大。
现货币政策所要达到的目标。!##) 年又调高到, .(其中信用社法定准备金率保
$ 我国准备金付息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持- . 。)但超额准备金仍居高不下。美国的商业银
$%&’年为了让中央银行掌握相当的信贷资金, 行对超额准备金率仅保留$ . 1 ! . ,其余的全部转
以行使调整社会信用结构的职能,我国建立了存款化为生息资产,以求盈利,其广义货币乘数达到了
准备金制度,以集聚专业银行准备金的形式来实现, $$,充分体现出货币乘数效应的作用。从此点意义
面对初期高达’#. 的存款准备金制度,如不付息, 上来看,我国现行的准备金付息制度对商业银行的
将会使专业银行的资金成本不堪负担。所以在当时盈利能力反而是呈负效应。
特定的条件下,对准备金付息成为中央银行惟一的! *’对准备金付息使我国商业银行对中间业务的
必然选择。创新能力不足。在准备金付息机制的延续下,商业
! 存款准备金付息制度对我国商业银行市场化的银行的利润结构主要依赖于利息收入,中间业务收
影响入所占比例甚低,反映出其中间业务的创新能力不
对准备金付息给商业银行的利润来源、业务结足。
构、经营方向、信用扩张能力、金融工具的创新、市场! *" 本外币存款实行两种准备金制度不利于与国
机制等诸方面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乃至最终关系际金融业接轨。中央银行在人民币和外汇存款上分
到我国银行“商业化”进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别实行两种准备金制度。显示人民币存款准备金制
面: 度则与国际惯例尚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 *$ 我国商业银行的利润来自于中央银行支付的) 对取消准备金付息制度的改革设想
存款准备金利息。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来源针对我国现行准备金付息制度对商业银行在朝
并不在于存贷款的利差收益,也不取决于各项中间市场化的改革进程中所呈现出的负效应,结合我国
业务的收益,而是来自于中央银行的货币发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同时,应逐步取消准备金付息制
对准备金的付息,由此反映出我国商业银行离“商业度,以此推进银行“商业化”的进程。
浅析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