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教育的真谛与要义就在于它是获得属人的生命。所以教育本身就是人类所特有的生命活动。正是因为有教育的相倚相伴人类才在物种的进化中获得了得天独厚的优势,获得了自身生命不断超越的智慧和能力。可以说通过教育重构生命的价值是人类的一个发明,但这一发明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由于认识的局限和出于某种功利性目的却常常以扭曲的形式被运作,甚至出现了不同形式的异化。至时今日,在教育教学中那种无视生命、不尊重生命、甚至背离生命的举措还并非个别现象。同时,我们也看到,一个回归生命、重构生命价值的教育思潮正在以不同方式汹涌澎湃地向我们涌来。本研究就是在这种历史潮流的感召和激励下所做出的一种选择。人类已经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生命研究成果。这些成果所提供的知识、方法和思维方式,为我们研究生命教学问题提供了理论上和智力上的有力支持。特别是近现代生命科学和生命哲学的研究成果为本研究提供了最直接的理论参照系。教育与教学问题从根本上说是~个生命问题。生命理论所提供的观点不仅大大地拓展了我们对生命本身的认识,而且为我们探索教育教学问题提供了新视角、新境界。本研究就是站在生命视野内重新审视教学理论,发现许多令人耳目一新并具有现实应用价值的见解和观点。生命是宇宙的最高存在,人类教育的目标说到底是要提高人类生命的质量、开发生命的潜能,使生命更像生命、人更像人。因此,只有以生命为出发点又回归生命的教育才是本真的教育。我们完全有理由说,生命才是教育教学的真正尺度。但在现实的教育理论和实践中,人们常常置有关生命研究成果于不顾,更多地执着于科学主义或认知主义的各种教学模式中,将人类丰富多彩的生命活动简化为几种机械的认知模式,将活生生的生命框定在几种有限的教学模式中。如加涅的教学过程八阶段模式,布卢姆认知目标分类模式,奥苏伯尔有意义学习的三种认知同化模式等。此外还有所谓探究模式、问题解决模式、创造教学模式等,大都在认知的范围内研究学习和教学,而对于情感、直觉、体验、兴趣、需要、人格等因素在教学中的作用则熟视无睹,置若罔闻,用这种以偏概全的教学理论指导我们的教学和指导我们的教学改革是很难真正取得成效的。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和体验,本研究者认为将生命理论引入教学研究是非常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近年来,无论是国际还是我国大陆及港台学者,对生命教育都给予了相应的关注,发表了为数可观的专著和论文,特别是对生命伦理,生命道德的研究已成为热点,这些研究有这样一种趋势:从对生命教育的个别问题研究向对生命教育的整体的系统的研究延伸。~些学者开始尝试探索生命教育的目标、原则和方法。教学研究也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有学者专门探讨知识课堂与生命课堂的区别,以及生命课堂的特征,运用生命哲学的某些观点探讨教学过程等等。这些都为本研究提供了重要前提和基础。本研究采用文本对话法、案例剖析法和理论建构法,从生命视角对教学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其总体思路是整合生命科学与生命哲学研究的成果,并以此为参照系对教学目的、知识观、课程观、学习观、课堂与教学、自由与创造,以及师生关系等基本理论问题进行比较系统的探讨。文章共分十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阐释了本研究的意义、历史与现状(包括生命研究和生命教学研究)。此外还介绍了本研究的思路与方法以及本研究的特色与价值。第二部分是生命与生命教学。首先将生命的特征概括为整体性、生长性、变异性、自组织性、时间性、自我超越性、文化效能性等,然后在此基础上阐述了生命的教学价值。第三部分是从生命视角对教学目的进行探讨,充分肯定了生成性目的、内在目的、弹性化目的、多元化目的、行动之中的目的、过程性目的、体验性目的等在生命教学中的价值。第四部分运用生命理论对理性主义的知识观、经验主义的知识观的自我超越:教学就是要让学生率真地表达生命。这些见解非常值得珍惜。第三,具有较好的生态效应。本研究是一项理论研究,理论研究是一种形而上的研究,固然有某种理论上的价值,特别是在形成和改变人们的教育和教学观念方面功不可没,但是这种研究也容易流入空泛,容易与真实的教学相脱离。这种现象在本研究中得到了有效避免。也就是说本研究虽然也是理论研究,但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或可应用价值。本研究虽然也是在哲学层面思考问题,但思考的大都是教学的具体问题。比如在学习观中,研究者在确立了学习是获得自我经验的基本观念之后,把重点放在对记忆、直觉、智力与合作学习的生命视角考察;在生命课堂建构与生命教学的探讨中,在确立生命本位的前提下,着重研究课堂时空格局,课堂中对教学技巧的超越与对诗意的追求,以及课堂中师生意义的共建,等等。这些研究和结论可以为教学提供直接的借鉴。关键词:生命教学 自我经验生命课堂直觉柏格森AbstractThetruemeaningandessentialsofeducationisthatithelpshumantogainmea
教学的生命视野分析-高等教育学专业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