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2江都市2011年细菌性痢疾病原监测方案(试行)1背景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志贺氏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该病不但发病率高,其中急性中毒型菌痢容易误诊,危及生命。病人和带菌者是菌痢的主要传染源,传播途径主要为粪-口传播,人群对菌痢普遍易感,病后免疫力持续时间较短,不同型别菌株之间无交叉免疫,短时间内也可能再次发生感染。我市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细菌性痢疾发病率曾高达150/10万以上,近年来由于农村生活水平提高,加上改水改厕等综合性防治措施的落实,发病已有了大幅度下降,但近十年来我市痢疾发病率仍然处于法定传染病前五位。,了解发病的主要特征;。:疑似和临床诊断的菌痢病人。:须根据流行病学史,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进行综合诊断。:病人有不洁饮食或与菌痢病人接触史。:发热,有脓血便或粘液便或水样便或稀便,或伴有里急后重症状,并除外其他原因的腹泻病例。:粪便常规检查,白细胞或脓细胞≥15/HPF(400倍),可见红细胞。(1)疑似病例:发热,有脓血便或粘液便或水样便或稀便,或伴有里急后重症状,并除外其他原因的腹泻病例。(2)临床诊断病例:、,并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腹泻。监测点选择二级医院有实验室条件的市人医、扬州洪泉医院、扬州友好医院对门诊和住院的40%腹泻病例以及100%的疑似和临床诊断的细菌性痢疾病例,在抗生素使用前采集粪便标本,进行粪便常规检查、病原菌分离培养及初步鉴定。培养阳性的志贺氏菌株及时送江都市疾控中心进行生化鉴定。、丁沟镇各选择2-3个村卫生室作为监测点,对于符合采样条件的细菌性痢疾疑似病例或临床诊断病例,在使用抗菌素前用灭菌棉签采取病人新鲜粪便的脓血部分、粘液部分、水样便或稀便,采样量1~5g,置入标本转运培养瓶中,同时填写“江都市细菌性痢疾粪便样本采样登记表”,于4小时内送疾控中心急传科,周五至周日不送样。监测质
附表2菌痢粪便样本采样登记表-扬州江都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