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岩溶地段隧道处理措施.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1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岩溶地段隧道处理措施摘要:在岩溶地质隧道施工中,经常遇到涌水以及大小不同的溶洞影响工程施工问题,本文结合江西省万载至宜春高速公路XX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岩溶地质情况,重点探讨了隧道岩溶段断层破碎带、浅埋软弱围岩、隧道偏压、突泥涌水等常见问题采取的处理措施,简单介绍了规模较大溶洞及跨越溶洞区采取的处理措施。关键词:岩溶地质、隧道、处理措施岩溶是地表水和地下水对溶性岩层经过化学作用和机械破坏作用形成的地下溶蚀现象,不同的岩溶发育成不同的溶洞、裂隙等。岩溶地段隧道不良地质要素有断层地段、软弱围岩、突泥涌水、冲沟、溶洞及采空区等几个方面。当隧道穿过可溶性岩层时,有的围岩破碎,容易发生坍塌。有的溶洞位于隧道底部,充填物松软且深,使隧道基底难于处理。有时遇到填满饱含水份的充填物溶槽,当隧道掘进至其边缘时,含水充填物不断涌入坑道,难以遏止,甚至使地表开裂下沉,形成“天窗”,隧道的初期支护压力剧增。有时遇到大的水囊或暗河,岩溶水或泥砂夹水大量涌入隧道。有的溶洞、暗河迂回交错、分支错综复杂、范围宽广,处理十分困难。正确处理岩溶地质对隧道的施工具有重要意义。,采用TGP或TSP地质超前预报系统,用地震反射波法度前方150m范围内围岩情况进行预测。通过超前预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预报掌子面前方不良地质体的位置、产状及其围岩结构的完整性与含水的可能性,为正确选择开挖断面、支护设计参数和优化施工方案提供依据,并为预防隧道涌水、突泥、突气等可能形成的灾害性事故及时提供信息,使工程单位提前做好施工准备,保证施工安全,同时还可节约大量资金。所以隧道地质超前预报对于安全科学施工、提高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周期、避免事故损失、节约投资等意义重大,具有重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若围岩相当破碎时,采用超前探孔探明前面是否存在溶洞、冲沟等;然后结合超前地质预报资料,进行详细分析,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案例:XX隧道XX隧道出口左洞开挖至ZK10+833处,掌子面拱腰左侧有一处溶洞,沿洞身纵向发育,溶洞有含泥流水,水流量较大,该处围岩埋深约31米。经对ZK10+833掌子面进行超前探孔,发现掌子面右侧3#孔-9#,其它探孔暂时未发现溶洞,根据超前探孔的结果,作如下处理:加密初期支护参数,在ZK10+833掌子面右侧拱脚至拱顶处采用2°仰角打入长9米Φ89*6mm长管棚进行超前支护,确保隧道施工质量与安全。“管超前、严注浆、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紧封闭、勤量测”的原则,根据超前地质预报探明的断层特征采取有效措施。在有地下水的情况下,采取全断面预注浆对地下水进行封堵,并加强隧道衬砌防排水设计,视断层软弱、破碎情况采用双排或单排注浆小导管进行超前支护,对衬砌结构进行加强,并通过基础设置注浆小导管提高衬砌结构承载力。将通过断层地段的各施工工序之间的距离缩短,尽快将断层地段进行全断面衬砌封闭,以减少岩层暴露、松动和地压增大;爆破掘进通过断层时,严格掌握炮眼数量、深度和装药量,尽量减小爆破对围岩的震动;采用上下导坑掘进、先拱后墙衬砌法施工时,其下导坑不宜超前过多,开挖后立即进行初期支护;支护宁强勿弱,并应经常检查加固。案例:XX隧道XX隧道进口左洞开挖至ZK8+,掌子面围岩为松散土,自稳能力极差,拱部出现塌方,地表塌陷,并在ZK8+894-ZK8+。处理措施:(1)对已经完成初期支护的ZK8+-ZK8+,在新增环向工字钢两侧纵向各增加一排I18工字钢与环向I18工字钢焊接牢固,在每根纵向工字钢底部增加长5米间距80cm的Φ89*6mm的锁脚管棚,;(2)由于塌方对ZK8+-ZK8+,环向采用长5米环向间距2米的Φ50*5mm注浆小导管进行加固,每榀工字钢11根,并与工字钢焊接牢固;(3)为了下一步的继续安全施工,对ZK8+、C25喷射混凝土进行封闭后,并补打长5米的超前小导管进行超前支护;(4)从ZK8+-ZK8+,初期支护按照FS5c变更间距支护形式进行施工;*5mm注浆小导管进行施工,,加强超前支护,以保证隧道的施工安全;*5mm的注浆小导管,环向间距不变;隧道中线右侧拱部上每榀工字钢增加一根长

岩溶地段隧道处理措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977562398
  • 文件大小2.32 MB
  • 时间2019-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