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建是孩子奔向成功的桥梁龙泉小学艾时强家校共建已经成为近几十年来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的主要课题。家校共建,顾名思义,是指家庭和学校两个相对独立的社会机构进行的一种旨在促进青少年儿童健康发展的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的互助教育活动。中华民族有着良好的家教传统。孔子“诗礼传家”,孟母三迁、断织,田稷子受贿受母训,诸葛亮教子俭美德,已成为家教典范。家长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学生的发展,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存在着诸多的不和谐。家校共建的工作起到了沟通和桥梁作用。苏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学》说过:“儿童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和谐的全面发展,就是两个教育者,即学校和家庭,不仅要有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目的上、过程还是手段上,都不会发生分歧。可见,家长和学校相互配合,分工合作才是促使学生勤奋学习的根本途径。家长是否有效的配合学校对子女进行教育,直接决定着学校教育的效果,缺乏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是一个严重的威胁。”但是要达到信念、原则、教育目的、过程和手段上的一致,尤其是过程和手段的一致,是件多么难的事情,必须要有深度而有效的家校共建。今年是东湖开发区的家校共建年,从上至下非常重视,我也简单谈几点家校共建的做法。1、组织机构要健全作为系统工程,学校有固定的组织机构及人员名单,校长任家长学校的校长,学校教导处指导家长学校的各项活动,有“家长委员会三级组织名单”、“家长学校组织名单”、“家长学校任课教师名单”“家长学员登记表”等,形成由校长、教务人员、教师代表、家长代表等构建成的家庭教育的网络结构。定期进行“家长学校”授课。学校通过家长会和家访的形式,共同承担起教育孩子的任务,把家长会和家访作为班主任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有记录、有检查,并要求家访达到每学年普访一次。2、多种形式的班主任家访(走访、信访、电访、QQ访) 走访,在家校联系工作中是一项传统但又极为有效的举措。学校在教师中提出“诚心家访”,努力做到六个必访:学生生病必访、学生行为不良必访、学生学习有困难必访、学生家庭有变故必访、家校联系有障碍必访、贫困家庭必访,本学期教师家访要率达100%。家长们朴实的语言“请您多管教我的孩子”等,让我感觉到是一种信任,是一种责任。信访。家校联系手册班主任、教师每周填写一次和家长沟通,家长填好建议和希望进行反馈。有特殊情况可以给家长写一封信,做到真诚交流。电访。有的家长文化水平不够,在文字表达上有困难,开学第一天,我让学生在花名册上写下家长的电话等信息,在教学中经常打电话和家长联系,取得他们的信任和帮助。特别是学生取得成绩时,我会兴奋是地向家长打电话报喜,让他们共同分享学生成功的喜悦。电话沟通及时方便,同时在重大的节日,我也会和家长互发短信问候,并顺便反映一下学生的各方面情况,当然是优点多多,让家长在愉悦中鼓励,让学生始终自信满满。我在电访的过程中,多数是有喜事要和家长分享,大到某些孩子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小到某些问题孩子的一点进步这不仅是分享,更是对孩子、对教育的一种肯定。QQ交流。 随着科技的发达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家庭都买上了电脑并上了网,我校成立了家校联系工作群,我也收集了不少家长的电子邮箱和QQ号,互相加为好友,利用空余时间和家长互发邮件或网上聊天,谈论有关教育的话题,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和班级里的新情况,听取家长对教育的要求
家校共建是孩子奔向成功的桥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