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一摆,想一想》教学活动设计古镇镇镇南小学李春霞二、动手操作,活动探究(一)用2个小圆片摆数,:2个调皮的圆片挤在一起(老师动手将两个圆片摆在十位上),你知道组成的数是多少吗?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老师又是怎样把这个数记录下来的。,还可以摆出哪些数呢?(一个学生上台边摆边说,另一个学生负责记录)预设:个位上摆一个圆片,十位上摆一个圆片,组成的数是11。预设:把十位上的2个圆片都移动个位,组成的数是2。:刚才我们用摆一个,记录一个的方法,知道用2个圆片可以摆出几个数?(板书:2个圆片可以摆出3个数)【教学意图:教师在教学中充当着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多种角色,这一环节中,教师先扶后放,首先示范第一个数的记录方法,接着放手让学生尝试一人摆一人记录,掌握边摆边记录的方法。】(二)用3个小圆片摆数,:3个圆片可以摆出几个数?到底可以摆几个数呢?想不想自己试一试。,探寻方法(1)说明操作要求:拿出3个圆片,在数位表上摆一摆,边摆边说,并把摆出的数写在表格一中。并想一想怎样才能做到不重复和不遗漏。摆好之后,同桌互相说说,自己是怎样摆的?并比一比,谁的方法好?【教学意图: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过程,教师创设自主探究的情境,允许学生有自己的想法,同时为后面优化方法打下铺垫。】,汇报交流预设一:有遗漏的情况(如:12,3,21)预设二:交换位置(如:12,21,3,30)预设三:从大到小的顺序。(30,21,12,3)(1)请3位学生上台汇报,边摆边说,教师适时的提问:第一种情况,你有什么想说的?你觉得第2个同学说得怎么样?你发现第3个同学是怎样摆的?每一步是怎样做的?你听明白了吗?学生认真倾听,并尝试给对方评价,给出自己的建议,表达自己的思考,并明白用第三种方法摆的方法和步骤。【教学意图: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因势利导、适时调控,努力营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形成有效的学习活动。”学生在汇报的过程中,老师适时的提问,让学生养成认真倾听的良好习惯,同时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评价和补充,学会欣赏别人,学会思考,并在互评的过程中体现自身的价值,提高学习的兴趣。】(2)对比优化:这3种方法你喜欢哪种?为什么?引导学生交流讨论,发现:第一种方法比较乱,很容易遗漏;第二种方法,交换了个位和十位上圆片的个数;第三种方法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摆,并明白最大和最小的数是怎样摆出来的。(3)方法小结请同学们猜一猜:老师喜欢哪种方法呢?老师喜欢第三种方法,将全部圆片放在十位,一个一个地移到个位,可以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很快地,而且没有遗漏地找出所有数。【教学意图:在交流讨论中,优化方法,体会有序思考的重要性,明白按照一定的顺序摆圆片,可以做到不重复和不遗漏。】(1)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摆一摆,巩固有序摆数的方法。除了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摆?还可以按照怎样的顺序摆?(从小到大)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摆数,首先要怎么摆圆片?学生自主探究,用3个圆片,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摆一摆,并填好表格二。(2)观看按照从小到大顺序摆数的视频,再次感受用比较简洁规范的语言表述有序思考的过程。(3)小结有顺序的摆出所有数的秘诀。通
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一年级《摆一摆,想一想》活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