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深才能“叶”茂
中国是诗的国度。诗词是中华民族的自豪和象征。古诗文是华夏文明的精髓,是传统文化中奇丽瑰宝。它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包蕴厚重,意存高远,能够感化人,启发人,教育人,团结人。它是中华传统道德之根, 只有根固本,民族之树才能枝繁叶茂,勃发生机。我们朝阳桥小学开发了《诵读经典诗文打造书香校园》的校本课程以来,教师教得诗意盎然,学生学得趣味浓厚,全校上下徜徉在美妙的古诗文意境中,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诗情画意中吸取了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乳汁,在不经意的吟诵之中接受了高尚道德情操的熏陶。
下面就我不成熟的教学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1 环境促学——营造古诗文学习的氛围
学校可利用空间和角落,或用诗文,或用诗画,或用学生亲笔书画的名言佳句装点学校的走廊、墙壁,营造浓浓的书香校园氛围。我们在学校的的醒目位置挂上了大幅标语“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中华古诗文伴我行”。教室环境也体现了班级特色,除了诗画、诗文,班级板报还开辟了古诗文乐园,内容多是学生阅读古诗文的活动成果,有古诗文每周一介绍、有读后感,还有手抄报等等。在每周的晨会课中,学生按节律朗读的要求,配乐诵读一定数量的古诗文,既培养了学生节律美读的能力,而且使学生受到了美的熏陶,可谓一举两得。
2 兴趣导学——创设古诗文精彩的课堂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初步接触古诗文的学生,纯粹的学习古诗文就会显得简单枯燥,所以教师从课堂教学入手,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一些古诗文写作的背景,古人的一些生活习惯和生活环境,帮助学生理解古诗文,体会作者当时的情感。我们在进行古诗文教学时,适当渗透有关学科知识,开阔学生视野,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玩中乐学——开展古诗文丰富的活动
古诗文不是无情物,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背诵时,教师适当穿插一些小的活动或适当更换一些教学方法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则会增进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从而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
古诗文擂台赛,以赛促读。每周的一节校本课程课,我都会让学生把收集积累的古诗文按一定的题材归类,然后进行每月古诗文擂台赛,看谁积累的多,背诵熟练,然后评比,进行适当的奖励。以竞赛促使学生扩大古诗文的诵读量,改变学生“读好语文书就行”的学习观念,使他们从小受到优秀古文化的陶冶。
古诗文小报评比,以画促读。每月让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古诗文编成图文并茂的小报,进行评比,学生兴趣浓厚,积极性很高,进一步促进古诗文诵读活动的蓬勃发展。
古诗文教学研讨,以教促学。为探究古诗文教学规律,摸索古诗文诵读形式。我们围绕古诗文的教学开展第一阶段的汇报活动,促进课程的研究。通过两堂课的教学研究让学生在音乐与游戏,诵读与理解中轻松地掌握了古诗和文言文。
古诗文征文比赛,以写促读。在班级我结合教学开展“我看古诗文”、“我谈古诗文”、“我与古诗文”等征文比赛,积极引导学生写自己的心得,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 多方并学——利用古诗文与其他学科的整合
百年来,古代的文人骚客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好多精彩的诗文被后人改编为歌曲演唱,所以我们结合音乐课把好词好诗配上乐曲婉声唱来
“根”深才能“叶”茂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