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1、生活史:寄生虫完成一代生长、发育和繁殖的整个过程称寄生虫的生活史。2、终宿主:指寄生虫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如血吸虫成虫寄生在人体并在人体内产卵,故人是血吸虫的终宿主。3、中间宿主:指寄生虫的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有两个中间宿主的寄生虫,其中间宿主有第一和第二之分。如:华支睾吸虫的第一中间宿主为淡水螺,第二中间宿主是淡水鱼类。4、储蓄宿主(保虫宿主):指某些寄生虫既可寄生于人,又可寄生于某些脊椎动物。后者在一定条件下可将其体内的寄生虫传播给人。在流行病学上将这些脊椎动物称之为保虫宿主或储存宿主。例如华支睾吸虫的成虫既可寄生于人,又可寄生于猫,猫即为该虫的保虫宿主或储存宿主。5、转续宿主:某些寄生虫的幼虫侵入非适宜宿主后不能发育为成虫,但能存活并能长期维持幼虫状态。只有该幼虫有机会进入其适宜宿主体内时,才能发育为成虫。6、感染期:能侵入人体的阶段称感染阶段或感染期。7、带虫免疫:人体感染疟原虫后产生的免疫力,能抵抗同种疟原虫的再感染,但同时其血液内又有低水平的原虫血症,这种免疫状态称为带虫免疫。8、伴随免疫:宿主感染血吸虫后可产生一定的免疫力,这种免疫对再次感染的童虫有一定的抵抗作用,但对体内已寄生的成虫无作用,原发感染可继续存在,这种现象称伴随免疫。见于血吸虫病。9、带虫者:大多数情况下,人体感染寄生虫后并不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这些人称带虫者。10、异位寄生:有些寄生虫在常见的寄生部位以外的组织或器官内寄生,这种寄生现象称异位寄生。11、疫水:含活的血吸虫尾蚴的水12、阳性钉螺:含有血吸虫尾蚴的钉螺13、慢性感染:通常人体感染寄生虫后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或在临床上出现一些症状后,未经治理或治疗不彻底而逐渐转入慢性持续感染阶段。14、再燃:疟疾初发停止后,患者若无再感染,仅由于体内残存的少量红细胞内期疟原虫在一定条件下重新大量繁殖又引起的疟疾发作,成为疟疾的再燃。15、复发:是指疟疾初发患者红细胞内期疟原虫已被消灭,未经蚊媒传播感染,经过数周或年余,又出现疟疾发作,称复发。16、钩虫性皮炎:人赤手裸足在田间劳作,接触土壤,丝状蚴侵入皮肤,数分钟至一小时后,在侵入处皮肤有奇痒和烧灼感,足趾或手指间皮肤较薄嫩处或足背部及其他部位暴露的皮肤处可出现充血斑点或丘疹,继而出现小出血点、丘疹或小疱疹,即为钩蚴皮炎,俗称“疙瘩痒”“地痒疹”“粪毒”17、中绦期:绦虫在中间宿主内生活的时期。18、米猪肉:含有猪囊尾蚴的猪肉。19、棘球蚴砂:棘球蚴中的生发囊、子囊、孙囊中的原头蚴脱落下来的沙粒状颗粒物质。20、阴道自净作用:正常情况下,健康妇女阴道的内环境因乳酸杆菌的作用而保持酸性(PH —),课抑制虫体及细菌生长及繁殖,这称为阴道的自净作用。21、虫媒病:由媒介昆虫传播的疾病。22、变态:昆虫从幼虫到成虫性成熟的整个发育过程,经历从外部形态、内部结构、生理功能到生态习性上一系列的变化,分为全变态(卵---幼虫---蛹---成虫(蚊))和不完全变态(卵—若虫---成虫(虱))23、孳生地:节肢动物幼虫生活的场所。24、季节消长:节肢动物在不同季节出现的不同密度。25、夜现周期性(丝虫):丝虫白天滞留在肺血管中,夜晚则出现在外周血液,班式丝虫为晚上10点到次晨2点,马来丝虫为晚上8点至次晨4点,微丝蚴在外周血液的夜少
寄生虫名词解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