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运算律教案篇一:《乘法运算律》复习课教案乘法运算定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的意义,能应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2、过程与方法:通过同桌合作整理知识框架,提高学习的系统性,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等自我复习能力及合作精神,加强生与生之间的合作学习能力和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复习活动中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激发学生成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创新意识。教学重点:理清知识间的联系,建构起知识网络。教学难点:加强学生对于乘法分配律的理解与运用,通过比较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乘法分配律和乘法结合律的区别。教学方法:引导交流,合作归纳教学用具:课件课型课时:复习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1、谈话:下面是某新华书店销售的三种图书的价格。提问:观察表格,你能从中获得哪些信息?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如:买一本《数学故事》和一本《成语故事》要用多少元?买三本书一共要用多少元?三年级有4个班,每个班买3本《成语故事》,一共要用多少元?等等)随着学生的回答,投影出示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并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整理。二、合作交流,知识梳理谈话:下面就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本学期学过的运算律,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整理出来,并在小组内交流你整理的结果。学生独立完成整理,教师巡视。学生中可能出现的整理方法有:举例,文字描述,字母表示等。小组活动:同学们都用自己的方法整理了已经学过的运算律,请把你整理的结果和小组里的同学一起分享,并讨论一下,能把你们小组同学的各种方法整理在一张表格里吗?试一试。(组织交流,由小组选派代表,交流整理的方法和完成的表格。)三、巩固练习,。下面的计算分别应用了什么运算律?在括号里填一填。86+35=35+86()72+57+43=72+(57+43)()76×40×25=76×(40×25)()125×67×8=125×8×67()65×28+35×28=(65+35)×28()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2、口答: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在○里填上运算符号。并说一说运用了么运算律?45+26=26+□23×56=56○□122+(78+45)=(□+□)+457×25×4=7×(□×□)45×67+45×33=(□+□)○45提问:我们在四年级一共学习了这五个运算律。你学哪个运算律时觉得最轻松,你能向同学们介绍一下这个运算律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运算律的字母表示式。)四、在查漏补缺的过程中,强化知识点。1、你觉得哪个运算律的知识学习起来最难?为什么?(了解学生运算律知识学习中的薄弱点,估计学生的薄弱点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对于乘法分配律的理解与运用,二是对于乘法分配律和乘法结合律的区分。)2、举例比较,启发思考。(1)出示题组:125×(80×8)125×(80+8)(2)谈话:老师在教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发现很多学生在做这两题时容易出错。你猜猜那些做错的学生是怎么做的呢?(3)这两题你会做吗?请在作业本上独立完成。五、综合训练。1、关于乘法分配律的专项练习。(1)自主设计乘法分配律的各种题型。(2)汇报展示,学生口答。可以师课件预设以下题型。77×37+23×37156×37-56×3725×(40+4)25×(40-4)99×37+37101×37
乘法运算律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