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股利政策(DividendPolicy)教学目的与要求理解利润质量的含义和评价掌握股利政策的种类理解影响股利支付的因素掌握股利支付的主要方式教材内容逻辑安排创造价值投资决策决策标准:投资于超过最低可接受收益率的项目。如项目风险与收益、资本预算筹资活动决策标准:选择使投资项目价值最大化并与资产相配比的融资组合。如资本结构决策、筹资规模决策。分配活动决策标准:若无可获得最低可接受收益率的足够项目,可向股东分配股利。如股利政策、股利形式决策。图表6-1本章知识结构利润质量评价利润及构成利润分配程序股利理论影响因素股利政策决策股利政策类型股利分配方案图表6-2一、利润构成及质量1、什么是利润?2、利润的构成及层次(1)经济学对利润的定义与会计学不同(2)这里研究会计利润(3)采用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计算利润的层次不同3、利润质量评价(1)投入产出比率(2)利润来源的稳定性(3)利润的时间分布(4)利润的现金保障力投入产出比率进货与制造部门销售毛利率销售部门经营利润率财务经理总资产报酬率股东净资产收益率债权人现金的支付能力思考:如果子公司是一个利润中心,用什么指标考核?如果是一个投资中心又该如何考核?利润来源稳定性(1)判断的依据:主营业务利润占利润总额的比例变动(2)举例:(图表6-3)主营业务利润比例变动表项目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比例% 6567788083思考:主营业务利润占利润总额比例的变动说明了什么?利润的现金保障能力(1)问题的提出:会计利润与经济利润的确认标准不同(2)评价指标:现金营运指数现金营运指数=经营现金净流量/经营所得现金经营现金净流量=经营活动净收益+非付现费用(四)我国国有企业利润分配程序1、法律依据:《公司法》2、利润分配的含义3、利润分配的项目(1)盈余公积金法定盈余公金任意盈余公金(2)公益金(3)股利(向投资者分配的利润)
股票利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