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9-组蛋白(去)乙酰化.docx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分子机制研究套路(九)组蛋白(去)乙酰化课题::表观遗传学是研究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基因表达了可遗传的变化的一门遗传学分支学科。表观遗传的现象很多,主要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非编码RNA。染色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小体,核小体是由146bp碱基对缠绕由H2A、H2B、H3、H4各2个组成的组蛋白八聚体构成的,各个核小体之间由H1连接,最终组成染色质。组蛋白修饰指对组蛋白N端尾部氨基酸的修饰,包括乙酰化、磷酸化、甲基化和泛素化等。在组蛋白的各种修饰方式中,组蛋白乙酰化的研究较为透彻。组蛋白的乙酰化主要发生在赖氨酸残基上,赖氨酸侧链含有氨基,在生理条件下带正电荷,从而能够和含有磷酸基团的DNA紧密结合,被乙酰化后使得正电荷被中和,无法和DNA紧密结合使得染色质结构松散,促进基因的表达。组蛋白的乙酰化动态平衡由大量不同的组蛋白去乙酰转移酶(HDAC)和组蛋白乙酰化酶(HAT)调节。如前所述,组蛋白的乙酰化能够促进某些基因的激活,因此通过使用HDAC抑制剂相对提高组蛋白乙酰化的程度,能够显著上调大量具有保护作用的基因,达到治疗某些疾病的目的。目前临床使用的HDAC抑制剂包括丙戊酸(VPA)、曲古菌素A、丁酸苯酯等。早期,人们认为组蛋白修饰只是提供一个信号,指导与染色体功能相关的非组蛋白与染色体的结合。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这些修饰的某种组合对转录调控具有极其深刻的影响,“组蛋白修饰密码”假说诞生了。这个假说推测特定的组蛋白修饰是同一个组蛋白或另一个组蛋白分子进一步修饰的决定因素,特定的共价修饰,修饰发生的顺序特征以及各种修饰的组合模式形成了复杂的“组蛋白密码”,这种密码决定了基因的转录状态,这种密码会被调控染色体结构和基因转录的蛋白质解读。:图1:组蛋白乙酰化的动态调节过程图2::,且使B基因启动子组蛋白H4乙酰化水平升高 ,过表达A蛋白能升高细胞内源性B基因mRNA水平 -1协同激活B基因启动子转录,B基因启动子上两个GATA-1位点对于A的功能是必要的 -1和Sp1协同增强B基因启动子的转录活性 ,且使B基因启动子组蛋白H4乙酰化水平升高为弄清楚组蛋白乙酰化是否与B基因的转录调控有关,用HDAC抑制剂丁酸钠aBu和TSA处理cell-1细胞,培养24h后,进行RT-PCR分析。结果显示HDAC抑制剂可使B基因mRNA水平升高。由于HDAC抑制剂是通过诱导基因启动子组蛋白高乙酰化而影响基因表达的,因此,接下来考察HDAC抑制剂对B基因的上调是否也是通过升高B基因启动子组蛋白乙酰化水平实现的。通过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IP)实验,结果如预期所料,HDAC抑制剂处理细胞后,B基因mRNA转录上调的同时,伴随着B基因启动子组蛋白H4乙酰化水平的明显升高。

9-组蛋白(去)乙酰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48216984
  • 文件大小299 KB
  • 时间2019-02-08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