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六国论苏洵.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六国论苏洵一、文学常识:选自《嘉祐集·权书》。苏洵,字明允,北宋散文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称为“三苏”。 二、主旨:本文论证六国灭亡的原因在于贿赂秦国,但本意不在悲叹六国的灭亡,而在借此批评北宋统治者贿赂契丹、西夏以求苟安的政策。 一、通假字: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厌”通“餍”,满足。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当”通“倘”,如果。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无”通“毋”,不要。 二、古今异义:1.         其实:今义:副词,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承上文而含转折)。古义:其,代词,那。实,副词,实际上。例: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六国论》2.         祖父:今义:父亲的父亲。古义:泛指祖辈和父辈。例: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六国论》3.         然后:今义:连词。古义:这样以后。例: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六国论》4.         至于:今义:表示另提一事。古义:表示由于上文所说的情况,引出下文的结果。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以致”、“以至于”。例: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六国论》5.         智力:今义: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古义:智谋、力量。例: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六国论》6.         可以:今义:表示认可。古义:可,可以,以,凭借。例: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六国论》7.         故事:今义:有叙述或虚构情节的事件。古义:旧事、前例。例: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六国论》 三、词类活用:1.       使动用法: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却,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退却。2.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不能独完。                 完,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存在,保全。惜其用武而不终也。终,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坚持到底。1.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小、大,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2.       名词用作状语:日削月割,以趋于亡。日、月,名词用作状语,每天、每月。5.  名词活用作动词:义不赂秦。         义,名词活用作动词,坚持正义。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礼,名词活用作动词,礼遇,以礼相待。:盖失强援。               援,动词活用为名词,援助的力量。秦以攻取之外。           攻,动词活用为名词,攻战的手段、方法。 四、固定句式:1.       然则:译为“既然如此,那么”。例如:然则诸侯之地有限。2.       是故:译为“因此”。例如: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3.       以……为……:译为“把……作为、当作”。例如: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4.       向使:译为“假使、如果”。例如:向使三国各爱其地。5.       为……之所……:用“为”引进主动者,谓语前加“之所”表被动。例如: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五、特殊句式:1.       判断句: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

六国论苏洵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枷
  • 文件大小21 KB
  • 时间2019-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