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共的十年对峙第五节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编者:梁澈职务:校长党派:中共党员审核:李庆全预备党员审核:许广成学习目标基础知识:“何梅协定”,所谓“华北五省防共自治运动”,瓦窑堡会议与中国共产党确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一二、九运动及其意义,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基础能力:通过日本进一步侵华引起国内各阶级、阶层对抗日态度的变化,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2、通过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国共关系及对其内外政策的变化,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归纳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仔细分析历史材料,获取准确历史信息的能力。学习重点:1、中国共产党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2、西安事变学解决。学习过程华北事变:A级1、华北事变是指:1935年, 帝国主义为侵占而蓄意(字典解释:早就有这个意思[指坏的])制造的一连串事件,如教材提到的和。2、何梅协定:由国民政府派同日本华北驻屯军司令谈判而达成签订其主要内容是①②影响: 3、华北五省防共自治运动策划者: 表面是,实质是: 结果:国民政府采取适应日本“”要求的方针,使华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日趋, 加深了。C级阅读课本:1935年11月,汉奸殷汝耕在河北通县成立的“冀东防共自治政府”图,指出汉奸殷汝耕的政治立场。C级阅读课文日本华北驻屯军司令多田骏的声明,回答日本侵略者的真实意图是什么?B级小结:华北事变,表明日本在侵占我国以后,逐步从, 上控制了华北,华北将沦为日本的殖民地。国民政府的政策使得日本得寸进尺,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严重危机。二、瓦窑堡会议A级1、《八一宣言》发表的机关及主要内容是()A、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B、中共中央。停止内战,一致抗日C、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停止内战,联共抗日2、瓦窑堡会议:1935年12月25日组织:中共中央内容:确定的方针作用:得到全国的拥护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基础:是毛泽东同志在瓦窑堡会结束后,在一次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发表的《》的报告。特别指出: 上升为主要矛盾, 下降到次要地位。B级小结:中共中央确定的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表明中国共产党作出了到逼将抗日的重大决策(提示:从八七会议内容及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发表的宣言思考)三、:1935年12月9日A级背景:华北事变后,中中华民族面临的危机。领导: ,主力。性质: (提示:从学生口号考虑)意义:①打击了政策②揭露了阴谋③宣传了主张④促进了新觉醒B级五四运动和一二九运动共同斗争的对象是()A、美国 B、日本 C、北洋军阀政府 D、南京国民政府四、西安事变A级1、背景:①加紧侵华,民族危机日益严重,全国掀起运动的新高潮。②中共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国民党爱国将领、同红军和解停战,要求蒋介石。③1936年12月,蒋介石到西安,威逼张学良,杨虎城执行“”计划,2、过程:1936年12月12日,张、杨扣押蒋介石,实行“”逼蒋,这就是“西安事变”,又称“”3、国内各阶级,各阶层对西安事变的态度①国民党内派头子何应钦积极部署。②国民党内亲派的宋美龄,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导学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