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川双百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征求意见稿)睿韬规划设计机构二0一0年七月十日目录1. 城市性质与规模 . 城市性质 . 城市规模 3 3 32.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 关于乡镇行政区划的策略 . 城乡空间发展战略 . 城乡空间网络结构规划 . 城镇等级规模结构体系规划 43. 中心城区总体布局与用地规划 . 空间发展策略 . 空间布局结构 5 5 6 6 64. 中心城区绿地系统规划 95. 中心城区综合交通规划 146. 中心城区基础设施规划 (资料不足) 257. 中心城区综合防灾规划 25 25 26 现状概况 规划内容 288. 中心城区环境保护和环卫工程规划 29 29 30城市性质与规模城市性质本次规划确定的城市性质为:重庆主城的卫星城、成渝经济带的支点、重庆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永川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规模(1)人口规模近期:2015年人口58万人;远期:2030年人口85万人;远景:人口100万人。近期:2015年城市建设用地56平方公里;;远期:2030年城市建设用地90平方公里;。远景:城市建设用地100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100平方米。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关于乡镇行政区划的策略通过聚类分析可以发现,第1、2、3类实际上已经包含了现有的社会经济相对较强的区域;第4类乡镇属于发展相对落后,该类城镇中的部分可以考虑在未来的行政区划中结合邻近经济实力较强的乡镇予以撤并。松溉镇与朱沱镇相距很近,且松溉镇面积小、人口少,根据永川区域交通条件的发展趋势,考虑两镇合并。建议合并后镇政府驻地设在朱沱镇,并结合何埂镇形成临港工业组团,远期形成临港街道,成为永川区内产业发展的另一增长极。城乡空间发展战略根据统筹永川城乡发展的需要,永川区城市发展规划采取“东拓南聚西延”的空间发展战略,即中心城区以东的双竹、大安、陈食,以西的双石、青峰和南部的朱沱-松溉-何埂地区将是永川城市化重点发展地区,城镇建设用地应相对集中,经济发展应以二、三产业为主;其他地区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协调区,通过土地流转整理等手段保证第一产业用地面积,紧凑发展城乡建设用地,合理布局农村居民点,推进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发展,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广阔空间。城乡空间网络结构规划考虑到永川区域现状城镇体系中中心城区的集聚趋势,规划建议强调极化发展模式,将现状老城区周边的双竹、大安、陈食、双石以及青峰镇的一部分地域纳入中心城区,形成永川区内主要的空间增长极核,并以南部港口新城和北部三教镇作为区域副中心,塑造规模等级完善,职能分工合理,地域分布协调的“一主二副二轴多点”的网络式城乡空间体系,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和城镇村体系整体优化。“一主”:永川中心城区(中心城区、双竹、大安、陈食组团)。是永川区城乡发展的核心极,各种要素流动的源头和动力,川渝经济带的重要支点。“二副”:南部港口新城(朱沱-松溉-何埂)副中心和北部三教新城副中心。是永川区工业和城镇化建设的重点拓展区,是南北部地区的经济增长极。“二轴”:沿永铜
永川双百城市总体规划-071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