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关于不规范用字的调查研究报告2010.4.13.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关于不规范用字的调查研究报告郎家小学刘洪涛、刘哲、刘志浩、刘金鑫指导教师:刘江明一、研究课题提出的理论依据和活动背景:《中华人名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指出:语言文字工作关系到国家的统一、名族的团结、社会的进步。实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是促进民族间交流、普及文化教育、发展科学技术、适应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提高工作效率的一项基础工程,对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媒体应运而生,影视、广告、出版物接踵而来,商品包装,广告招牌变着花样地吸引顾客……这是时代的产物,代表着社会的进步,但随之而来的出现了许多不规范文字,给人们带来许多不便,社会用字情况不容乐观,不规范用字的问题亟待解决。基于以上认识,我们拟订了“社会不规范用字规范的调查研究”这一题目作为本次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课题。二、本次调查研究活动的目标:1、学生们通过调查研究活动,了解社会用字基本状况,加强规范用字的思想意识。2、学生们通过调查研究活动,能够曾强使用规范字的自觉性,认识到使用规范用字的重要性。3、培养学生收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4、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为规范社会用字作出贡献。三、本次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流程:(一)提出问题(开题)阶段。我们先到锦州市语言文字办公室采访了办公室杜主任,向她请教了我国现行的关于语言文字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及现行语言文字执行标准,当今语言文字使用方面存在哪些突出问题等。之后我们还集中学习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等资料。为调查研究工作顺利进行做了理论和思想上的准备。(二)实地调查,采集实例阶段。这一阶段小组成员(也发动了其他同学帮忙)广范深入社会各个领域尽可能多的搜集第一手材料。为下一步的分析研究做准备。(三)分析研究阶段。这阶段我们把采集到不规范用字的实例进行分类整理,把不规范用字分为错别字、繁简字体混用字、汉日(英)混用字、滥用简化字、滥用“成语”谐音、及网络语言书面化等六大类,并计算出各类不规范用字所占百分比。(四)总结交流(结题)阶段。在这一阶段我们分析了社会上诸多不规范用字存在的原因,向有关部门或个人提出整改意见,撰写本次研究性活动的体会文章。四、调查研究所用实例来源和采集办法及社会各类不规范用字的统计结果:本次研究所用结果均来自小组成员实地调查笔记和部分照片(附载前面)同时也有其他同学提供资料。均以调查表形式或照片呈现。发出调查表200余份收回186份,筛选其中具备研究价值的60余分作为研究的依据。五、不规范用字形成的原因:总的看分为故意写错和无意写错两种。故意写错有以下几个原因:1、商家为推销产品,吸引更多顾客,广告商们利用谐音字做广告,例如:某药品广告:“咳”不容缓;网吧招牌:一“网”情深;服装店招牌:“衣帽”取人,等等。这些字在成年人来说知道是本该怎么写,也能理解商家为何这样用,但对年幼无知识字量尚少的中小学生来说往往会一头雾水,带来许多不好的影响。2、平时,为了节省时间,书写方便,人们用了简化字,例如:某小吃部的招牌上写着××餐厅,其中“餐”字只写了左上角的五笔构成的一个“字”。实际上那是早己被淘汰了的简化字。3、繁体字则是那些为了崇尚古人,为了书写美观或为了表现自己的才华。这些字多见于某某人题写的牌匾上。4、经常上网聊天人员用惯了网上所谓的通用语言,有意无意的就

关于不规范用字的调查研究报告2010.4.13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花开一叶
  • 文件大小21 KB
  • 时间2019-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