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关于农村小额信贷发展问题的思考.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关于农村小额信贷发展问题的思考
徐树林1
( 071002)
作者简介:徐树林(1967---)河北大学经济学院河北大学2006级世界经济博士生
农村小额信贷作为金融服务的制度安排和技术创新,可以为低收入群体提供进入信贷市场的平等机会,在促进农村信贷市场发展和改善低收入群体福利和收入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形势下,大力发展农村小额信贷就具有更加积极的意义。
国内外不同的学者和机构从不同的角对小额信贷进行了定义,这些定义多包含有小额信贷提供的服务内容、服务对象特征和希望达到的目标等方面的内容。例如:世界银行扶贫协商小组(CGAP)认为小额信贷是指为低收入家庭提供金融服务,包括贷款;有的的学者认为小额信贷是金融行业的一部分,是满足那些从未或很少得到正规金融服务的家庭和企业的金融需求。因此,小额信贷机构的主要目标客户是低收入家庭;孟加拉“乡村银行”创办人尤诺斯教授认为,小额信贷是帮助穷人尤其是贫困妇女的一个非常有效的工具,适合世界上所有文化的经济状况;中国学者杜晓山和孙若梅认为,小额信贷是指为低收入阶层(包括贫困户)提供贷款和存款服务。贷款一般只用于生产目的而不用于消费,通常具有小额度、短期、分期还款、不需担保或灵活多样的担保形式、市场利率水平、贷款成员自我组织等特征。存款是建立在个人账户基础上的自愿储蓄及其交易[1] 。各种模式的小额信贷均包括两个基本层面的含义:①为大量低收入(包括贫困)人口提供金融服务,即小额信贷项目的开展,服务于目标群体层的含义;②小额信贷机构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即小额信贷机构的持续性,也就是机构层的含义。
进入21世纪以来,小额信贷在实现世界千年发展目标中的作用日益得到关注,已经有大量的证据表明:对低收入者和贫困家庭提供小额信贷是一个与实现千年发展目标紧密联系的关键因素,且作用巨大。
一、国外小额信贷的发展阶段和模式比较
世界上小额信贷的发展,大体上可分为五个阶段:
1.“短命的实验”阶段。20世纪60年代开始,有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国际组织一直在试图为低收入阶层提供信贷服务。但国际组织援助和政府支持的为穷人提供信贷服务的项目,在60—70年代始终没有探索到既能为穷人提供信贷服务,又能解决信贷机构的自我生存的途径。不少曾经辉煌一时的项目,随着援助资金的转向而难以为继。这类项目被称为“短命的实验”“乡村银行家的梦想”。
2.“不懈的探索”阶段。20世纪70—80年代,孟加拉的“乡村银行”、印度尼西亚人民银行的“农村信贷体系”、玻利维亚的“阳光银行”、泰国的农业和农村合作社银行、国际社区自主基金会相继诞生。这些专为低收入群体或穷人提供小额信贷的组织和机构,在总结以往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和探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3.“持续的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小额信贷快速发展为一种为穷人提供良好金融服务的途径。作为提供良好金融服务的项目或机构,其金融行为日显重要。
4.“双赢的战略”阶段。1995年世界银行扶贫协商小组(CGAP)的成立标志着小额信贷被主流发展组织接受。1997年2月在美国华盛顿举办了首届小额信贷高峰会,标志着小额信贷运动的普及达到了高潮。在这一阶段,随着一些先行项目的成功,小额信贷的倡导者们认为:小额信贷机构不仅能够在

关于农村小额信贷发展问题的思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799474576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3-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