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家访典型案例.doc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家访典型案例学校:沙河子镇王党塬小学家访教师:王力锋一、基本情况:郭俊阳,家住在沙河子镇郭家村,男,10岁,父母离异,家里现有五口人,爷爷、奶奶(病瘫)、大伯(因车祸截肢,生活不能自理)、父亲,由于家庭特殊情况,该生在家里完全是个“小大人”,要照顾两个病人,学习无人监管,放任自流,没有好的学习习惯,从来不写作业和练习,成绩也是一塌糊涂,好的地方是他在集体活动中表现比较积极。他很淘气,性格倔强,逆反心理十分严重,经常和老师发生冲突、顶撞,有很强的抵触情绪。在学校,他这种反抗行为十分尖锐,每当老师批评他时,他眼睛直对着老师,一副不服气的样子,甚至还和老师顶嘴。课堂上故意讲话,做小动作,老师点他名字,他就抵赖、不承认,课下完不成作业,是个让老师十分头疼的孩子。二、家访情况:当我来到他家里的时候,郭俊阳刚好不在,和爷爷一块到地里给包谷上肥料了。他家里不大的院子里,大伯坐在轮椅上(多年前因车祸截肢),衣衫褴褛,可能是因为病吧,他不理识来家里的人。四间土木结构瓦房,属于上世纪建筑,很简陋的家里,光线很暗,到处堆满了各种杂物,没有洗的衣服、鞋子等随处可见,不时散发着异味,连个正经坐的地方都没有。一张不大的床上,黑乎乎的被子,奶奶就躺在中间,看样子很久没有洗漱了,枕头旁边放着还没有洗的饭碗,苍蝇不时叮在上面,让人不忍心看。面对着这样的情景,我表明来意,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他奶奶还没说话,眼泪就直流,哽咽着重复一句话“这娃命苦,没人管呀”,我只好安慰她不要太抄心,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但是这些语言显得太苍白无力,太虚假,我只好简单的向她说明此行的目的及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也只是说明好的地方),她听了好像得到了一丝安慰,情绪好转些,一个劲的叮嘱我“请老师们多操心,娃做得不对就打他,那是为他好,我们不会怪你”,我点头答应,并表示一定多关注孩子。近一个小时的家访后,郭俊阳还没回来,我便结束家访回校。原来,郭俊阳的大伯在10年前遭遇不幸,生活不能自理,也一直没有成家,奶奶瘫痪在床好些年,爷爷都60多岁了,还在地里劳作,几年前他妈妈因不堪生活重负离家出走,爸爸起早贪黑到城里干建筑活打工维持全家生活。从此后,郭俊阳除过上学回家后还要照顾大伯和奶奶,做饭洗衣,下午还要帮爷爷到地里干些农活,完全承担的是大人的角色,根本无心学习。至此,我完全理解了他的性格,行为,学习状态和表现了,这样一个孩子,我还能说些什么?还能要求些什么?小小年龄他却已经做着本该是大人们做的事情,承担着这样的生活重担,已经是难能可贵了,我心里酸酸的,一种莫名的感动在心头萦绕,就这些,有些大人都做不到!我为班里有这样的学生而骄傲!三、家访后的措施:1、多一些理解沟通的谈话,指导他进行自我调节。在了解了原因后,我经常课间、课外活动时抽点儿时间,以平等的姿态,跟他谈谈心,能知道他心里正在想些什么,能知道他最担心的是什么。不盛气凌人地训斥他,多表示一些理解,适当地给一些点拨,指导他阅读一些伟人、科学家成功事迹的书刊,开阔视野,不断激励自己,使他明白只有胸怀宽广,能接受他人意见的人才能成就伟大的事业。这样把他的注意力引到学习上,启发、诱导他走出错误的心理误区。 2、坚持疏导教育:避免直接批评,不与他发生正面冲突,注意保护他的自尊心,采取以柔克刚的教育方式。当他

家访典型案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在水一方
  • 文件大小17 KB
  • 时间2019-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