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西药相互作用探讨.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西药相互作用探讨.doc:..中西药相互作用探讨端木霞肖秀娟(山东省郓城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山东郓城274700【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1)06-0040-02中两药的相互作用是指中药(单味药、复方制剂、中成药或汤剂)与丙药同时或先后以相同或不同给予途径使用时,所引起的药物(中药、丙药或两者)作用与效应的变化。综观中丙药联用的现状与历史回顾,中丙药是柄双刃剑,中、丙药联合应用得当,可产生协同作用,使疗效增强或毒性降低,也可进行药物中毒的解救,防止耐药性的出现,从而收到较好疗效。但是,由于中丙药物木身的特点,若应用不合理,则可产生拮抗作用,使药效降低或消失,毒副反应增加或引起药源性疾病,对患者造成危害,甚至致人死亡。药物相互作用研究是应当持续不断、逐渐广泛深入开展的工作,对提高医疗质量,安全有效地联合用药极为重要,因而受到众多医药工作者甚至用药人的关注。目前随着中两医结合事业的兴起,医务工作者只有充分了解中药与丙药各自的特点及其相互作用机制,才能因势利导,充分发挥中药与丙药的优点,增强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因此,探讨中丙药物联用而产生的不良反应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木文就中丙药联用的理论基础、中丙药联用的利弊、中两药配药禁忌、中丙药联合应用存在的问题等研究近况作一分析。1中两药物联用的理论基础中药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它以中国传统医药学观点和理论表述其药物特性,根据药物的性能组合成为方剂,应用于临床治疗,其特色和优势在于整体观与辨证论治。因此,中药最木质的特点是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应用。两药是以两医理论为指导的,以分析手段探询发病机制、了解病情、指导诊治用药,并致力于消除致病因子或抑制器官异常功能,或补充匮乏物质。其指导思想、投药操作、乃至实际效果,都是单向性、对抗性的。丙药多为化学单体,组成成分明确,作用靶点具有专一性和针对性,其作用机理相对中药比较清楚,疗效评价体系比较容易明确。而中药的优势在于苏多活性成分发挥药效作用,调动机体自身的抗病能力,达到多效性和整体的调节作用。因为中西药联合应用,可有效利用其两者优势,互补互用,相得益彰。中西药物本身的复杂性,使得合用变得复杂,因此,中西药的合用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不应以单一的理论指导为依据,把“中药西药化”单纯运用西药药理学理论或者把“西药中药化”,依据中医方剂的组方原则联用,这都是不妥的。如近年来开发出来的野菊花栓对慢性盆腔炎的有效率达84%,西药仅为75%,双黄连粉针剂对小儿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感染性疾病的疗效相当,如果按照现代医药学对抗感染药物的要求,野菊花、黄芩、连翘等提取物的体外抑菌结果来看,对致病菌虽然具冇一定的抑制作用,但作用低的几乎没有临床应用价值[1],由此可见中药和西药有着不同特性,不可一并而论。,药物相同,服法不同疗效迥异。如香连丸与四环素、痢特灵、氟嗪酸等联用,治疗痢疾、细菌性腹泻冇协同作用,达美康与黄芪、地骨皮、知母、党参、鬼箭羽、葛根等联用,能够增强降糖效果,防治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中医扶正方药与西药放、化疗药物配伍,可有效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增强耐受力

中西药相互作用探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博士
  • 文件大小66 KB
  • 时间2019-02-1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