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辉煌四十年——萧县防腐蚀经济发展成就报告.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辉煌四十年——萧县防腐蚀经济发展成就报告
中共宿州市委常委、萧县县委书记
孟宪会
(2009年4月9日)
尊敬的顾秀莲副委员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第四届中国国际腐蚀控制大会暨展览在我县隆重举行,各级领导、国内外防腐界的精英和四海宾朋云集萧县,欢聚一堂,紧扣“绿色防腐、科技防腐”主题,共商防腐发展大计,展示最新科研成果,这是萧县莫大的荣誉,是全县人民无尚的光荣。在此,我谨代表中共萧县县委、萧县人民政府和全县140万人民,向参加会议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表示热烈欢迎!向多年来关心和支持萧县防腐事业发展的各级领导和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四十年来不畏艰险、努力拼搏,为全县经济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萧县防腐业界的领导和广大职工,表示衷心感谢!
萧县防腐业从起至今,走过了四十年的风雨历程,历经无数艰难险阻,终于有了辉煌的今天。
一、曲折历程:在开拓创新中求发展
萧县防腐业从起步至今,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一)艰难起步,曲折发展(上世纪六十年代至1979年)
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萧县黄河故道两岸以刘善清、刘敏学、刘月生等为代表,具有开拓创新意识的一批农民,从工业锈蚀造成资源浪费中窥探出商机,冲破思想的禁锢和各种束缚,冒着被批斗的风险,依靠“一只刷子,一把铲子”,开始了防腐施工的创业历程。从县里小化肥、小锅炉防腐起步,逐步摸索前进。至1979年,县内防腐工程队已有8家,从业人员达5000多人。
(二)稳步发展,逐步壮大(1980年至2000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党中央战略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国家工业化进程加快,为萧县防腐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从萧县实际出发,把发展防腐业作为振兴县域经济的突破口,及时出台了关于加快防腐业发展的文件,为企业发展营造了良好条件。至1992年,安徽省防腐工程总公司等一批集团公司相继成立,有3家企业晋升为国家一级资质专业公司,从业人员达4万多人,年劳务总收入超过2亿元。
(三)创建品牌,铸造辉煌(2001年至今)
进入二十一世纪,萧县防腐不因起源早而自居,不因量大业丰为自满。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县委、县政府多次召开专门会议,研究新形势下进一步发展壮大防腐业的措施,着力解决制约防腐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加强对防腐企业量化管理,实行划档升级,落实奖励措施,引导防腐企业开展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加强品牌建设。一个防腐大县必须有一个与之相匹配的知名品牌,申请命名中国防腐蚀业大县是萧县人民多年的心愿。2005年10月,县委、县政府组团第六次赴京申请命名工作。中防协同意命名萧县为
“中国防腐蚀业第一县”。在河南省长垣县召开的第三届中国国际腐蚀控制大会上,我县郑重接过了中国国际腐蚀控制大会会旗。2005年11月25日,中防协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中国防腐蚀业第一县”命名大会和打造“中国防腐蚀业第一县”区域品牌新闻发布会。2006年4月我县召开由3000多人参加的誓师大会,拉开了打造“中国防腐蚀业第一县”区域品牌的序幕。
二、辉煌业绩:全面打造“中国防腐蚀业第一县”区域品牌
萧县防腐业经过40年的不断发展,施工队伍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从业范围日益扩大,市场空间从国内延伸到国外,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规模优势、技术优势和品牌优势。
(一)防腐工程量逐年增加

辉煌四十年——萧县防腐蚀经济发展成就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799474576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3-09-25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