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拳一得-----王芗斋著普通常说,有了健康的身体才有伟大的事业。意思就是人的身体健康,生命得以延长,而后才能从事情一切事业;所以健康是非常重要的。而健康与否在于平时修养和运动的得当不得当;也就是运动合于卫生。须要详加研究,并经实际的考验。究竟怎样才算是正常的运动呢?应于练习某种运动以前,根据医学的方法,检查心脏的能力,血压的高低,脉搏与呼吸的次数,赤白血球的数目。至练习一个时期以后再行检查,自然就知道这种运动正常不正常。所谓正常的运动,是指适应人体的自然发展的运动,惟有适合这种规律的运动,才能增加人体的健康。正当的运动,能使全身的细胞,及各种器官发生高度的新陈代谢的作用。促进呼吸血液循环,增强体内燃烧作用;换言之,就是使身体内部呈活动状态。因此适当的运动可以给与细胞以一定的刺激,对在成长期者可以促进其成长,增强体力,对已经成长者可以使之维持其效能,因而保持了体力与健康,若运动不当,则必然招致相反的结果。运动过激或运动不适当,不但损伤健康,甚而戕害身体,也就是发生疾病的诱因。现在一般的运动,筋肉疲劳以前,心脏已因呼吸困难而呈急性心脏扩张。遂不得不停止其运动,以使心脏得以休息,减低呼吸的困难,恢复正常状态。中国的拳学,是以完全与此相反的方法来锻炼身体,这种运动是筋肉气血的运动,更可说是具体细胞的运动,在运动中,使全身各种细胞器官同时平均发展为原则,即使运动时全身之筋肉虽已呈疲劳不能忍受的状态,而心脏的膊动并不困难,相反的在运动后尚能感觉到较运动以前的呼吸轻松舒畅。是以其个人的筋肉心脏所能负担范围以内的能力,来求其个体平均,渐次发展生长,不限年龄,不限性别,而达保持健康增强体力的目的,更因没有任何招式,所以在运动时脑神经不受刺激、不紧张,使能得到恢复,也是与一般运动不同的地方。站桩方法虽然只是站立不动,实则其内部筋肉细胞已在开始工作,完全在于求得身体内部细胞的发展与血液循环之适当,亦即所谓身体内部呈活动状态,而非探求其外表之变动与转移,以使身体各器官平均发展,减少心脏扩大后的不良现象。要知拳学的运动,是大动不如小动,小动不如不动,不动之动才是生生不已之动。这种运动可以说是我中华民族所独有的特殊学术,但从未被一般人所注意,同时也不是一般人所能只凭主观而能简单了解的,若主观的认为以很简单的姿态式站住,一动也不动如何能长力,如何能练好身体,那是根本没有认识。实则就是这桩站着不动,不但能很快的增长力量,而且能够治好许多在医学上治疗不好的多种慢性疾病,在治疗医学与预防桥学上是具有相当有价值的,是一种最合于生理的运动方法。至于一般的运动,有的失于激烈损害身体,有的失于偏颇而促成局部的发达,因此在生理上本有欠缺的人,不习运动尚可在日常生活中自然得其复原,一经运动反受戕害致使疾病加深,甚或生命夭折,每见著名运动家和运动成绩优良的青年,而研究学术课程反多落后,这都是运动不当所发生各种不正常的现象,至于过去拳术名家老手,也有因违背生理而顿足努力老年瘫痪下萎者,凡此种种皆与运动生理相背驰。要知道研究学术不贵墨守成规,更忌抱残守缺,重在体认与创造,但须根据原则与事实继续不断的求创造,然须切实再切实,所以良好的运动必能发挥其具体聪明,与读书足以增长知识而能致用之理并无二致,所以运动无论如何不能过激,若再详细分析现在的运动都是以青年人为对象而设的,而忽略了四十岁以后的壮年人和老年人
[大成拳] 习拳一得-----王芗斋 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