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第一章规划背景 3第一节发展基础 3第二节面临形势 6第二章总体要求 7第一节指导思想 7第二节基本原则 8第三节发展理念 9第四节主要目标 11第三章借力协同发展,推动重点领域突破 13第一节推进行政区划调整 13第二节推进养老产业发展 14第三节推进协同机制创新 15第四节推进公共资源统筹 15第四章坚持共享发展,保障改善基本民生 16第一节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 16第二节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19第三节加快社会福利体系建设 21第四节促进现代慈善体系建设 23第五章优化政策支持,完善养老服务体系 24第一节突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建设 24第二节加强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 25第三节推动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相结合 26第四节创新养老服务政策体制机制 27第六章强化优抚安置,服务国防军队建设 28第一节加强优待抚恤 29第二节做好接收安置 29第三节完善烈士褒扬 30第四节强化军供保障 30第七章激发社会活力,创新基层社会治理 31第一节深化基层群众自治机制 31第二节积极推进城乡社区治理 32第三节完善社区服务设施 32第四节激发社会组织活力 33第五节促进社会工作深入发展 34第八章提升专项事务能力,优化基础社会服务 34第一节提高地名公共服务和界线管理水平 35第二节规范婚姻收养工作 35第三节优化殡葬管理服务 36第四节加强未成年人关爱保护 36第九章注重综合能力建设,强化民政事业发展支撑 37第一节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 37第二节加快民政法制建设 38第三节推进标准化建设 38第四节加大资金投入 39第五节加强信息化建设 40第六节支持基础设施建设 40第七节加强基层能力建设 41河北省民政事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根据《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民政部《民政事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总体部署,为推进我省“十三五”时期民政事业科学发展,结合全省民政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划。第一章规划背景第一节发展基础“十二五”时期,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在民政部的指导和社会各界的关注支持下,全省民政系统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方针政策,大力推进法制建设、队伍建设、设施建设,不断强化社会服务意识,努力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和水平,城乡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灾害应急救助、双拥优抚安置、基层民主政治和社会组织以及专项社会事务管理等各项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和显著成就,为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社会救助工作得到持续加强和改进,救助水平保持了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城乡低保标准与全同步增长。农村五保供养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城乡医疗救助水平稳步提高,临时救助作用日益显现,更多困难群众得到有效救助。以应急指挥、抢险救援、灾害救助、恢复重建为主要内容的救灾应急体系初步建成,高效应对了2012年“”洪涝灾害和2014年局部地区持续干旱等重大灾害。农村居民住房保险试点工作有序开展。养老服务立法力度不断加大,省级财政对社会办养老机构给予建设、运营、责任险补贴制度全面建立。“三院合一”型民政事业服务中心建设在全国率先开展,公办养老机构取得长足发展。农村互助养老模式在全国推广,农村养老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扎实推进,第九届、第十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任务顺利完成。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在全省普遍建立。全省孤儿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全国首创“婴儿安全岛”弃婴救助模式。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部门协调工作机制不断健全。社会组织在促进经济发展、参与社会治理、开展公益活动和扩大对外交往等方面作用日益突出。全省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工作积极稳妥推进,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工作有效开展。社会组织党组织建设工作力度持续加大。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作用日益显现。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创新发展,为军队改革提供坚强保障。优抚对象抚恤和生活补助自然增长机制得到有效落实,优抚对象医疗保障体系初步建立。农村优抚对象家庭危房改造纳入农村危房改造工程。烈士褒扬工作持续加强。退役士兵安置改革深入推进,政策措施逐步完善。军休人员的“两个待遇”得到全面落实,军休干部房改工作全面完成,军休服务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殡葬改革进一步深化,殡葬服务设施日益完善。婚姻登记统一实行免费,婚姻在线实时登记与全国联网。唐山、石家庄、保定、秦皇岛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和邢台、唐山、邯郸跨县区之间部分行政区划调整圆满完成。撤乡设镇、撤镇设街道办事处的行政区划调整工作有序推进。第二轮省界和县界界线联检工作圆满完成,平安边界建设得到加强。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试点工作顺利完成。专栏1:“十二五”时期全省民政事业发展成果序号主要项目和指标2010年2015年1最低生活保障平均标准(元/人、月)城市265441农村1102232
河北省民政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